我有強迫症嗎?
曾經有位年輕的病患來到診間,問說:「醫師,我從小就有些奇怪的行為,像是物品一定要成雙成對擺在一起、而且只要有一點點灰塵就要刷洗乾淨,還有一定要沿著磁磚的邊線走路,要不然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我看書上說這很像是強迫症?所以我有強迫症嗎?」
這樣算是強迫症嗎?
其實這是許多人都有的疑問,完美主義是一種常見的性格特質,由於專注細節與規矩,因此可能會導致部分的強迫思考或行為,我們可以稱這樣的人擁有「強迫性格」,但是「強迫性格」與「強迫症」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醫學上指的「強迫症」是一種焦慮症,患者有一些自己知道無意義卻不能去除的想法與衝動,因此必須進行某些特定儀式才能減低焦慮。它與「強迫性格」之間的差別在於焦慮的程度和對強迫行為必須執行的執著度,必須透過專業的身心科醫師協助才能正確評估。
不論是在工作職場或學校裡,你我的身邊一定曾經出現這樣的人:他們追求完美、做事認真,對自己要求期待甚高、對於秩序十分執著,也有著理想主義,對於自己在意的事有著莫名的堅持,可能也會一再出現某些意念與行為。這是強迫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質,適度的堅持可以對工作及生活帶來效率與讚美,但若是強迫症患者,帶來的則是難以言喻的痛苦。
為什麼會出現強迫症?
過去一般認為強迫症是生活經驗所造成的,但目前醫學上認為強迫症的發生則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問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它應該為個人體質因素。因此它歸屬於精神心智方面的疾病。
強迫症通常出現於青春期或成人早期,大多數的人都是逐漸產生症狀為主。一般來說,男性通常出現在6-15歲的兒童青少年時期,而女性的好發年齡較晚,約為20-29歲。強迫症屬於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症狀都是起起伏伏,隨著生活壓力越大,症狀也會愈加惡化,只有大約三成左右的人可以完全痊癒,因此避免復發是治療中最根本的要務。
強迫症的治療方式
目前在強迫症最有效的治療策略是藥物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並用,透過藥物可使大腦中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產生變化,進而降低強迫症狀的出現。而認知行為治療則能訓練患者學習對抗強迫症狀的技巧與策略,藉由重複的練習,可使焦慮的程度與頻率減低,也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強迫症患者也可考慮參加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這是由強迫症患者所組成的群體,透過彼此分享經驗,並與心理師討論解決焦慮的方法與技巧,可以提供患者對於強迫症的處理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