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Articles posted by 林 耿立 (網誌分頁 28)

家有過動兒

家有過動兒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台灣有五~%的學齡兒童患有ADHD,約有二十多萬的小朋友受到此疾病的困擾,男童的罹病率是女童的三~四倍。

 

這些孩子常見症狀有:

 

 

() 集中注意力的困難:有注意力缺損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周遭環境有點聲音或改變就分心,而且做事較不注重細節,容易粗心犯錯。和同年齡的孩子比起來,他們能夠持續在同一個活動時間較短,常常很快地一個活動換過另一個活動。常常會忘記帶去學校或忘記帶回家。作功課時,常拖拖拉拉,邊寫邊玩。對他們說話時,也常覺得他們似乎沒在聽或沒聽進去,眼神表情常常是心不在焉。他們通常無法有好的統合事務能力,除非他們本身很有興趣,否則對於一些努力思考或記憶的東西,他們通常是能不做就不做,或是很快就放棄。

 

 

() 活動量過大:孩子似乎總是坐不住,即使坐著也常常手腳動來動去,老師會報告孩子在課堂上總是愛說話,在學校上課時不能好好的坐在座位上,翻抽屜,可能因此干擾到上課或其他人,不專心,喜歡走動,常會有些爬上爬下的危險舉動。

 

 

() 衝動:常常想要什麼就要立刻得到滿足,否則容易生氣或出現搗亂的行為。常常沒有耐心等待輪流;上課老師問問題時,很可能老師題目還沒講完,也不舉手就迸出答案。在別人說話時容易打岔或插嘴。

 

 

除了主要的這三大特性之外,他們也常會合併出現以下的情形:

 

 

()課業學習的困難:由於他們無法長時間專心,上課易分心。

 

()人際關係不好:他們常因為沒辦法和別人輪流玩遊戲,上課愛講話,或是行為舉止較為粗魯、莽撞,造成同學或朋友不喜歡和他們在一起。他們也容易因為常重覆犯同樣的錯誤,或是頂撞師長、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而讓人覺得很難教導他們。

 

()情緒困擾:他們的情緒變化大,而且情緒表現強烈,有時會顯得過度興奮或負面的情緒不容易安撫。他們常在想法和行為方面表現得比實際年齡幼稚,因此容易受到別人的批評、責怪或拒絕,長期下來,他們容易出現自信心不足和負面的自我形象。

 

()行為問題:部份的過動兒可能表現出反抗權威或不遵守一般常規,甚至出現說謊或偷竊等不良行為

注意力缺損過動的原因:

目前許多研究認為生理因素是造成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活動量高及衝動的主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生理上的疾病,必須接受治療,造成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問題主要來自腦部額葉的功能異常,我們可以發現病患大腦的葡萄糖代謝活性明顯比較低。

 

 

治療

孩子治療應該針對其個別需要,最好合併藥物以及心理或行為治療。

藥物是目前治療注意力問題、過動及衝動等核心症狀最快速、有效的方法。通常第一線的藥物為中樞神經興奮劑,約七到八成的孩子有效。

 

 

孩子容易因為注意力缺損或過動、衝動的行為造成課業不佳、不受師長同學喜愛、以及常常遭受挫折,而出現自信心低落甚至憂鬱的情形,可以透過心理治療來協助孩子。但是因為這些孩子較易出現不好的行為,所以可以透過行為治療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習慣。通常行為治療需要家人的配合,有耐心讓孩子慢慢改變。

常見的一些錯誤觀念

很多因素造成現在20多萬名ADHD學齡孩童中,尋求正確管道就醫人數僅約1萬人

家人拒絕面對:「孩子長大應該就會好了…」「小孩子本來就是這樣…」「這個孩子天性如此…」,這是常見的一個過去不正確的觀念。

 

「媳婦不會教…」臨床上則是造成媽媽心理壓力大,與之後照顧者在孩子治療上分歧的常見原因。也為孩子的治療帶來不好的影響。

 

另外,常見還要因為不清楚治療以及疾病所帶來的害怕:「我不要帶小孩去看精神科… 」「服藥不知道會不會有副作用… 」

 

其實:

¡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治療效果最佳的兒童精神疾病

¡ 80%的患者能藉由藥物治療改善症狀

¡ 研究發現,正確的藥物治療能避免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日後產生藥物濫用的現象

¡ 藥物為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核心症狀的基礎,輔以行為療法,是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孩童最好的方法

¡ 掌握黃金治療期,基礎打穩,儘早讓孩子建立信心不錯失黃金治療期: 建議小學一到三年級開始治療,早期建立良好的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從小培養自信心及責任感

結論:

台灣的父母常常傾向不讓孩子吃藥,但是很容易因此誤了孩子的黃金治療時期。正確的治療應該是與醫師配合好好用藥。加上家人及老師的了解與接納,了解孩子的這些問題不是他的錯,則比較能夠幫助孩子接受適當的治療與教育,而且減少孩子及家人不必要的挫折與困擾。

林耿立醫師對於自殺防治的媒體訪問與專稿

四月 7th,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 ,

林耿立醫師對於自殺防治的媒體訪問與專稿

轉載: http://blog.xuite.net/cimage/doctorthemovie/8088843

 

渲染自殺新聞,學者籲國內嗜血媒體自省

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在自殺已成全世界刻不容緩關注的議題時,廣電基金於97日召開「為生命注入活水」記者會,邀請精神科醫師林耿立、紀錄片《醫生》導演鍾孟宏,共同呼籲媒體工作者應將傳播媒介的力量發揮在對社會大眾有益的層面上。

雖然今天記者會的主題是在公佈八月份媒體中相當稀有的正面自殺新聞報導,但廣電基金執行長林育卉仍嚴肅地譴責年代新聞台在829日由主播廖筱君所播出的「獨家、頭條」新聞,殘忍地消費不幸自殺身故的一家三口人只為了消遣陳水扁總統,她沉痛地表示:年代新聞為譴責不看新聞的總統,竟將自殺遺族好不容易才結痂的傷口粗暴地撕開,把風馬牛不相及的3起自殺事件與政治做連結,讓人異常憤怒。

自殺防治中心醫師林耿立表示,媒體在自殺防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閱聽人對於精神科的領域,例如厭食症等疾病,有80%是從媒體獲知,因此媒體如果可以正確提供專業醫療求助的訊息,也許可以即時救他們一命。紀錄片《醫生》深刻描寫一名旅美華裔醫師,在醫治病人的過程中逐漸走出兒子自殺之痛的陰霾,體會生命的積極意義,因拍攝本片而對自殺議題有所感觸的導演鍾孟宏在記者會上表示,他對新聞媒體的嗜血感到非常憤怒,電視新聞不但有錯誤的連結,也忽略遺族的傷痛。在他的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國外媒體處理自殺新聞時平實、冷靜的手法,值得台灣媒體效法。鍾孟宏認為,新聞不該用畫面說故事,應回歸新聞報導「真實」的本質。

其他關於自殺防治日新聞請參考廣電基金會網址:http://www.bdf.org.tw

 

 

 
 

 

 

 

轉載: http://www.bdf.org.tw/newsDetail.php?id_content=368

建構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系列座談會-「誰殺了他?解讀媒體與自殺之間的關係」(新聞稿)

「誰殺了他?解讀媒體與自殺之間的關係」座談會新聞稿
2006
124
廣電基金於124日舉辦「誰殺了他?解讀媒體與自殺之間的關係」座談會,公布本基金對國內媒體611月自殺新聞的觀察結果。今日與會人士包括衛生署醫事處科長許景鑫、自殺防治中心醫師林耿立、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秘書長李伸一以及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等。
衛生署委託廣電基金進行「建構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研究」,綜觀今年611月的自殺新聞報導,68月份呈現往上攀升的現象,但911月的報導量則略有節制。研究計畫主持人廣電基金執行長林育卉指出,期望這是在社會各界的殷殷企盼下,相關媒體略有改善的自律作為。然而仍有部分媒體的表現令人非常失望,在電子媒體部分,中視自殺新聞報導量依然故我,6個月報導53則,報導秒數4503秒,都高居各台之冠。林育卉表示,中視不僅報導數量多,更曾9度以頭條報導自殺新聞,身為無線電視台卻有這樣的表現令人感到痛心,我們也要再次對中視當家主播沈春華提出嚴正的譴責。而民視、八大、非凡等則屬於報導數量較有節制的電視台。至於平面媒體部分,蘋果日報仍常將自殺新聞於頭版大篇幅報導,自由時報及聯合報的表現則明顯優於其他報紙。林執行長並期許明年法鼓山聖嚴法師能夠整合相關NGO團體,一同拜會各大媒體主管,共同訂出自殺新聞的報導規範與標準,而廣電基金則願意擔負所有行政工作。
計畫協同主持人文化新聞系助理教授莊伯仲指出,從研究結果顯示,媒體從一開始毫不理會報導規範,到近期開始在報導內容中部分回應六不六要,似乎已略有收斂。
李伸一秘書長認為廣電基金如果能將觀察媒體所累積的經驗,對社會大眾強調媒體宣導正面訊息的重要性,相信必能督促媒體滅少負面報導的比例。他將請示聖嚴法師來率領關心自殺議題的公益團體一起拜訪各媒體負責人,期望媒體重視自殺報導的議題。
許景鑫科長則表示,媒體報導自殺新聞時,必須基於身同此心的感受。自殺防治的進行是以關愛出發,衛生署的立場並非要箝制新聞自由,而是希望以媒體自律的方式,引發正向看法。此外,政府對自殺防治的工作並非著眼於短期的計畫,而是希望對媒體進行長期的觀察,以便未來制定相關政策時更能因時制宜。
林耿立醫師表示,根據他自身參加研究的經驗及綜觀國際對自殺與媒體關聯性議題的論文,他質疑報紙第一版放自殺新聞的價值為何?所謂新聞的專業又在哪裡?報導時主客觀的問題都必須深入探究。媒體應該要有反省的能力,如果能在報導中多一些人文關懷,相信就能少犯一些錯了。
葉雅馨主任以一個民間基金會的立場,則希望能和媒體合作,因為媒體記者原本也懷抱著理想,和一般人同樣需要感受人性與溫暖。董氏基金會在過去與記者接觸的經驗中,曾嘗試將自殺者遺族內心深處的悲傷傳遞給記者,發現確實能影響部分媒體報導的角度。
林育卉執行長表示,自殺防治工作需要社會共同關心並長期投入,媒體應善盡社會責任,在自殺防治上發揮守望、決策、教育等應有的功能,減少不當自殺新聞的報導,對台灣社會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廣電基金也將秉持一貫的理念,繼續在媒體與自殺的研究上貢獻心力,讓遺憾不再發生。

 

轉載: http://www.bdf.org.tw/forumDetail.php?ep_id=92

 

座談會內容紀要「誰殺了他?解讀媒體與自殺之間的關係」
 

建構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系列座談會

「誰殺了他?解讀媒體與自殺之間的關係」

衛生署委託廣電基金進行「建構媒體報導自殺新聞研究」,綜觀今年6至11月為期半年的自殺新聞報導觀察研究中,6-8月份呈現往上攀升的現象,但9-11月的報導量則略有節制。期望是在社會各界的殷殷企盼下,相關媒體略有改善的自律作為。

中視惡行未改
電子媒體部分,除中視、年代新聞台等自殺新聞報導量依然故我之外,其餘電視台報導自殺新聞的則數都有下降,如民視新聞台、八大第一台、非凡電視台等,一個月的報導量都維持在5則以下,甚至無自殺相關新聞出現。而媒體在提供自殺防治相關的訊息,則有增多的現象,令人欣慰。

蘋果為德不足
平面媒體部分,除蘋果日報常將自殺新聞於頭版大篇幅報導外,中國時報於10/14也以頭版報導自殺新聞。其餘報紙均謹守份際,不作誇大的報導。至於正面報導自殺訊息,四報均有明顯改善,尤以在部份自殺新聞中穿插自殺防治資訊及求助專線等相關資訊,令人振奮。其中自由時報表現最佳聯合報次之。

防治自殺是每個人的事
自殺防治工作需要社會共同關心並長期投入,媒體應善盡社會責任,在自殺防治上發揮守望、決策、教育等應有的功能,減少不當自殺新聞的報導,對台灣社會絕對是一個好消息,廣電基金也將秉持一貫的理念,繼續在媒體與自殺的研究上貢獻心力,讓社會的遺憾能不再發生。

 

時    間:2006年12月4日(星期一) 2:00pm

地    點:廣電基金放映室(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5-1號B1)

指導單位:行政院衛生署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主 持 人: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執行長     林育卉

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莊伯仲

與會來賓:

許景鑫(衛生署醫事處科長)

林耿立(自殺防治中心醫師)

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秘書長)

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

 

林育卉(廣電基金執行長)

 

感謝衛生署半年來的指導,今天我們將公佈本研究案最後二個月的數據。據六個月以來的觀察,發現媒體已開始關注自殺新聞報導的「六不六要」原則。但,部份重大自殺新聞報導仍出現遊走於規範底線的狀況,值得進一步檢討。

 

近半年來電子媒體自殺新聞報導表現部份,以中視最值得檢討。畢竟中視為無線電視台,不論在收視率及影響力都高過其它有線電視台,而中視卻大量的報導自殺相關新聞,並擺放於頭條、二條甚至做連續性報導。因此,我們不免質疑中視此舉是否枉顧閱聽眾的收視權益?且對於沈春華主播我們也提出強烈質疑,特別是她長期投身媒體經驗與對兒童的關心,我們十分訝異沈主播的此種表現,希望當我們再次公佈此結果後中視能有所改進,也期待衛生署、NCC能夠針對中視不適當報導部份進行處理。

 

至於表現良好的電子媒體,主要為民視新聞台、華視、非凡新聞台等。不論在報導則數與報導秒數部份,僅占中視報導量的1/5,明顯有所差距。且台視於6/17日也曾出現一則自殺防治訊息,談到自殺行為非但無法解決自身問題,且可能造成家人的困擾,諸如此類正面自殺防治訊息,也符合WHO六不六要規範,值得各家電子媒體學習。

 

平面媒體部份,不論自殺新聞報導則數與報導篇幅,都以蘋果日報表現最差。相較之下,自由時報在平均六個月以來表現最佳。除報導則數與報導量皆最低外,對於自殺新聞報導的擺放,也以社會新聞版面為主,不會特意強調自殺行為的聳動性。此外,自由時報也常於社會新聞版中,以大篇幅版面報導正面防治自殺訊息,給予國人對於珍愛生命的正確認知,值得我們予以肯定。

 

因此,我們也再一次呼籲,自殺防治工作並非特定團體的責任,而是需要結合社會各界的資源,如:法鼓山、董氏基金會、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及我們廣電基金等單位,由此點燃關愛生命之火,共同來照亮我們周遭的黑暗,為需要幫助的人燃起一線光亮。

 

莊伯仲(文化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

 

與會來賓,在此請容我拋磚引玉,補充部份研究之外的發現,做為接下來後續討論之開端:

一、在整體分析過程中,自殺新聞報導似乎產生「季節性」落差。

在此,想請教自殺防治中心是否有此一說。舉例而言,以六月為例,11個頻道僅有20則自殺新聞報導,不免令我們質疑是否以往過度將媒體妖魔化?但持續在七月的觀察中,卻見自殺新聞報導迅速攀升。在此,想請教自殺防治中心林醫師,自殺是否真有所謂季節性落差?不然,是否有何特殊因素導致此一現象發生?

 

二、經廣電基金長期監看與分析,對媒體自殺報導行為產生正面啟迪作用。

我們發現半年來透過廣電基金經常性召開記者會,並對於媒體自殺報導提出沉重呼籲之下,媒體已由初始的置若罔聞,慢慢回到六不六要的常規之中。我們發現在9-11月的觀察中,媒體荒腔走板的行為確實有所收斂,雖不敢居功自認都是廣電的功勞,但廣電在此方面的研究著實對於媒體產生正面啟迪作用。

 

三、媒體不成熟行為,逃避媒體監督機構之忠言與勸戒。

舉例而言,如上個月頒發的卓越新聞獎,得此獎者堪稱為新聞界一大殊榮,但我們發現除得獎媒體會自行刊登此新聞外,其餘未得獎的媒體通常抱持冷處理的態度。對照我們在自殺新聞報導的觀察,經常違反六不六要的媒體也同樣選擇「蓄意缺席」,用逃避來面對我們的研究,是我們半年來的觀察結果。畢竟自殺防治人人都不可置身事外,特別是媒體端。今天我們非常欣慰能夠邀請到法鼓山、董氏基金會、衛生署等各界貴賓來與談,相信未來在自殺防治方面的成果定會相當豐碩。

 

李伸一(法鼓山人文社會獎助學術基金會秘書長)

 

今年四月間,內政部長與行政院長曾到法鼓山拜會聖嚴法師,認為當前社會情勢已改變,個人往往因經濟、感情因素導致情緒失衡而產生自殺的念頭。因此,他們希望法鼓山聖嚴師父能夠登高一呼,請大家多想兩分鐘以減少自殺念頭。有鑑於此,法鼓山聖嚴法師拍攝了「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必自殺的公益廣告」,同時要求法鼓山人文基金會成立「你可以不必自殺」的網站,並邀請相關學者專家、義工共同來維護此網站,使其發揮最佳功效。

 

此外,我們預定於明年113日邀請目前甚具影響力的人士參與相關座談會討論,希望「你可以不必自殺」的觀念可以產生一定作用,並持續加以推動。也希望透過諮商、教育、治療的方式,使潛在自殺者取消自殺念頭,減少自殺發生的可能性。

至於媒體部份,我們也希望媒體可以透過自律、他律的方式,響應WHO六不六要的規範,更期盼是否能由廣電基金會林執行長帶領相關自殺防治團體,一同拜訪各媒體負責人,讓他們瞭解到正面自殺訊息的重要性,請媒體能多報導自殺防治的正面訊息,減少不良報導的比例。如此舉仍無法達到自殺防治之效果,則期盼NCC能以它律的方式嚴格看管,甚至嚴訂法規予以懲戒。但,在這之前,我們仍希望媒體能夠透過自律方式約束自我表現。

 

許景鑫(衛生署醫事處科長)

 

首先,感謝廣電基金半年來接受衛署此委託案。事實上,衛生署相當關心「媒體」這個區塊,從整體自殺防治策略及方法來看,主要分為:全面性、指標性及選擇性三部份。

 

所謂「全面性」是指對國民一般健康、心理衛生資訊之宣導,而此區塊主要即為媒體部份。因此,我們特別委託廣電基金,在這半年來協助衛生署從事該方面研究。而我們也強調,希望媒體在報導相關議題時能夠遵守WHO所規範之「六不六要」原則,主要是本著珍愛生命、關懷生命而予以要求,並非要牽制新聞自由的領域。而我們也發現,經由我們在該領域的努力,社會上對於媒體的報導確實已有一番正確的認識。

 

而衛生署對於媒體報導的部份,也以慎重的立場要求媒體透過「自律」方式自我約束,不希望以「它律」的方式加以管制,畢竟法律乃是政府最後一道手段,且自律能夠喚起人們對於媒體的正向觀感。

 

而衛生署政策中,我們也提到除三階段外,也針對選擇性的高危險群進行防治措施,對於企圖自殺的族群做關懷防治。而衛生署政策對於關懷生命的目標是持續性的,絕不會在實施之後又加以中斷,以上做簡單說明。

 

林耿立(自殺防治中心醫師)

 

首先,我先回答莊教授的問題。關於自殺是否與季節有關,我想在許多研究都顯示了這樣的可能性,但若希望以科學的方法證實此說法,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之前我曾查詢精神科關於該方面的期刊,發現鄭泰安教授等人在精神科專業期刊上就曾提到可能與季節有某部份相關,至於時序是否有因果關係,值得進一步研究。

我前兩次也有參加類似記者會,與會的記者其實不在少數,但事後發現報導出現的比例並不高,我心裡一直在想要如何讓這件事浮出台面。基本上,去年一整年自殺防治中心就已經開始規劃設立關於媒體端的研究,未來也可能會和廣電合作,把電子媒體和平面媒體各家對於該方面的報導加以公佈。

 

以下是我個人的想法,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在頭版放置自殺新聞的新聞價值為何?一個陌生人自殺的新聞價值何在?這方面的專業性為何?而當一名主播報導完一則自殺新聞,反問母親攜子自殺應該嗎?這種主觀性的說法,學過心理學的人很容易可以判斷這個人說話是主觀性或客觀性,而剛才我所陳述的就是主觀性的說法。

 

而我主要想說明的是,前兩次我仍可心平氣和的討論這類主題,並沒有發表太多個人意見,但長久以來我認為該做的事情並未達成,實在有振作的必要,否則若想以自律方式對媒體進行規範,頗讓人擔心。

 

但我強調,自殺防治報導並非僅是媒體責任,如學校、家庭領域都有同樣的責任存在,但今天主要是針對媒體來討論,因此請大家不要覺得我似乎都只針對媒體,我只是認為媒體在大眾傳播領域上,是否可以增加一些對於人文的關懷,也讓我們的社會在自殺新聞報導部份能有更正面的內容。

 

葉雅馨(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

 

董事基金會在這八年來一直在進行關於憂鬱症的預防,而自殺、自我傷害的部份則是我們一直在考慮的,因為基金會並沒有足夠的資金同時進行多方面研究。而其實董氏與媒體的關係一直非常友好,畢竟像董氏這樣小規模的單位,若要做好的宣傳效果,其實是需要結合許多媒體的力量。

 

而我個人的工作領域也同時跨足媒體與心理衛生,在此過程中,我非常能夠體會媒體人的辛苦,也許在學校中仍是相當有抱負的,但出了社會迫於無奈不免變得嗜血,以提高收視率與維持存活。

 

因此我個人也贊成林醫生所提,以法律做為規範的背景,讓媒體朋友一同加入制定的過程,找到可以共同解決的辦法,畢竟自殺防治的議題並非專業就能達成。有些東西並非媒體無法做到,而是有其現實環境存在,如果能夠拜訪媒體負責人,將其視為我們的合作夥伴,不再僅依賴媒體自律來達成,也許能夠得到更有力的效果。

 

而根據我們過往對於憂鬱症防治的經驗,深刻發現媒體語言的強悍力量,體會到媒體在宣導上的重要性。然而,許多單位也必需共同合作以擴大整體力量,包括宗教與教育系統。而我們也非常認同法鼓山以「認知」的方式去正視我們對生命的價值,雖然在短期內可能難以見到功效,但長期而言仍有其影響力,特別是在媒體的協助之下。而我們也非常贊成明年度可以對媒體進行說服的動作,就認知心理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對優良媒體進行表揚,讓其它媒體得以學習如何報導該類新聞,以上為我個人主觀的淺見。

 

林育卉執行長

 

廣電基金也曾計劃頒發與自殺相關新聞的優良報導獎給表現績優的媒體,即使有些媒體的報導仍有不足之處,但整體而言我們認為媒體仍是需要受到鼓勵的。而剛才李祕書長也提及明年度拜訪媒體的構想,廣電基金非常樂意負責行政工作,在李祕書長的帶領下我們大家一起進行。

 

剛才不論法鼓山、自殺防治中心、董氏基金會等都提及,自殺防治是人人都必需關心的議題。然而,我們也認為即使各方關心不斷,但如媒體不願配合,仍是一件憾事,因此也希望能及早達成拜訪媒體主管的計劃,以落實自殺防治的執行功效。

 

莊伯仲教授:

 

在此,我將針對與會貴賓的問題進行回應,提出三點說明:

 

一、本研究對於電視與報紙自殺新聞報導並未特別抽樣,而是全部予以收錄進行分析。因此,數據呈現的排名即為真實情況的反應,無需再利用統計檢定進行處理,縱使許多媒體數據接近,但仍有明顯差距。

 

二、個人認為我們確實有必要進一步拜會各媒體負責人。如上週政大舉行相關的研討會中也提到,媒體必須按照六不六要原則報導相關新聞,而媒體人員也表達並非不瞭解該原則,也非能力不足,但如依此原則進行報導,則如同吃素般食之無味,完全忽略身為社會公器的責任。因此,個人也認為確實有必要由李祕書長帶領相關社會團體,拜會各媒體高層負責人進行與談。

 

三、個人也以本研究計劃主持人之一的身份,肯定衛生署的資助。首先,個人認為衛生署極具遠見,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縱使自殺非衛生署主管業務,但在媒體問題尚未漫延之際即予以防堵,值得肯定。其次,衛生署採務實作法,由媒體面報導進行分析,並委託廣電基金執行,實屬相得益彰。

 

林耿立醫師:

 

我其實非常贊同與各領域領導人共同拜訪媒體高層,以達成共識。畢竟決策者與記者端仍有相當大的差距,且各有其難處。因此,回到專業的角度,我認為要如何讓一件事情得以順利進行,是需要有所「共識」的。

 

以我之前與媒體打交道的經驗,媒體高層即使同意WHO的六不六要規範,但仍以各方壓力為由不願意配合。當然,我們無法要求所有媒體都如非凡一樣做到深入的報導,或者要求媒體能夠持續關注自殺者後續心理層面的問題,且若要達到此要求,恐怕也是緩不濟急。因此,我還是期待「共識」的達成,謝謝。

 

李伸一祕書長

 

防治自殺人人有責,但我認為自殺防治並非單一團體可以獨撐大樑,應是以資源的整合為重,包括教育、諮商、治療等各層面,結合民間與自殺防治相關之公益團體,對自殺防治工作而言應更有成效。

 

另外,媒體方面如能拜會媒體主管付諸於行動,由林執行長出面整合相關團體,法鼓山也將邀請證嚴法師親自參與此活動,從中協助相關工作。

此外,基於媒體消費者的身份,我認為大眾對於節目收視有其選擇權,希望媒體能夠尊重消費者的需求。如媒體仍不聽勸告持續播放聳動、血腥的不良新聞,難以達成個人對媒體的期待時,往後則建議邀請消基會共同參與座談,透過消費者團體出面要求媒體回應消費者需求。

 

當然,我們仍希望以鼓勵代替譴責,在未來能夠籌備「關懷生命獎」,給予防治自殺有功的個人與媒體適度鼓勵,提高自殺防治效果。

 

許景鑫科長:

 

衛生署在四月時曾補助台北醫學大學辦理媒體自律活動,相當遺憾當時媒體以新聞自由為由拒絕簽署相關公約,而衛生署並不氣餒,希望能透過此活動使媒體意識到自律公約的必要性。

 

其次,衛生署也相當重視WHO六不六要原則,但正如莊教授提及的正面報導口味過度輕淡導致媒體不願意配合的問題,但衛生署也重申我們考量的是對個人的保護,如果自殺事件是發生在你我親人的身上,而媒體卻赤裸裸的加以刊載,那麼個人又做何感想?抱持著同理心的想法,我們認為總編輯必須做慎重的考慮。

由剛才董氏基金會播放的影片,我們相信只要能夠在適當時機予以協助,生命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出口。最後強調,衛生署的該項計劃主要規劃到97年底,但本著人性關懷對於自殺防治的工作是永不會停止的。

 

葉雅馨主任

 

在此我補充幾點說明,一直以來我們希望能視媒體為合作夥伴,特別是當我們基金會董事的兒子自殺事件發生時,媒體由一開始的大幅報導到後來我們以規勸方式說明難處,希望媒體能夠由「同理心」出發改變報導內容的過程,確實在後續看到明顯的功效。因此,我們發現其實個人的行為也會影響媒體的表現,所以我們絕對相信媒體是我們的合夥人,而對於自殺防治的效果正一點一滴的持續累積中。

 

林育卉執行長

 

 

事實上,廣電對於自殺防治的效果始終抱持著樂觀的想法。當前對於媒體如何報導自殺相關新聞的研究結果,也許並非立即可對媒體產生嚇阻作用。但廣電目前所做的正是為自殺防治留下歷史的記錄,以期在未來能夠透過這些詳實記錄的結果,協助各方專業團體建立最完整的自殺防治制度,為自殺防治相關工作盡一分心力。

 

 

 

過度哀慟 可找醫師幫忙 ( 2008-04-04 ):轉載自由時報

四月 7th, 2008 Posted in 失眠, 憂鬱症 Tags: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這個特別的節日中,除了表達對於先祖的懷念之外,似乎還多了一些哀愁。

 

摯愛的人過世,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痛。面對死亡事實時,哀慟者通常會先感覺到震驚,陷入麻木的狀態,思緒也暫時陷入混亂、無法思考,覺得不知所措,甚至不願意承認親友的過世,接下來難過、悲傷的情緒會一一出現,哀慟者會有強烈的失落感、情緒低落、毫無食慾、不想跟任何人說話、對什麼事都沒有興趣等類似憂鬱的狀態。

 

哀慟者的思緒中,會充滿著對死去親人的強烈思念,而這段期間失眠的困擾也常會出現,可能會難以入睡,半夜會醒來,或是早醒而無法再入眠。

◎哀慟反應與憂鬱症的症狀很像,該如何區分?何時去尋求專業精神科的幫忙?

 

●哀慟的時間太久:通常哀慟歷程一般會持續6個月到1年的時間,在這一年的時間裡,每逢幾個重大的節日,或是特別值得紀念的日子(如過年、中秋節、死去親人的生日、結婚紀念日等),哀慟者會特別想起過去與死者一起度過這些日子的種種記憶與情景。

一般而言,超過1年以上的哀慟反應是比較不尋常,有些個案經歷親友過世之後2、3年以上,仍然處在一個憂鬱的狀態,這時就需要周遭親友關懷與積極介入。

●悲傷期的反應過於病態:例如反覆想到要隨著親人一起死去、自殺,或是失去工作能力等;或是不願意承認親友的死亡,一段時間後,桌上還是擺著原本的碗筷,不管他人反對,仍堅持親友存在人間等。

●出現精神病症狀:例如嚴重的幻聽,好像已去世的親友在跟他對話,妄想親友在哪裡等他,要去找過世的人等,一些脫離現實的情形。

哀慟者在經歷一段約2、3年的時間後,通常已經回復到原先的功能,能有一個正常的社交活動,工作、家庭、事業都慢慢進入軌道。

 

如果還有一些類似憂鬱症狀,或是不斷有身體化症狀,例如出現和親友一樣病痛的表現(譬如親友因罹患胃癌過世,而哀慟者不斷有肚子痛、消化不良的症狀出現),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由專業醫師幫忙,不論是給予抗憂鬱劑,或是經由心理諮商的方式去探討哀慟反應,均有助於順利度過哀慟反應。

 

(作者為台北松德診所身心科醫師)

失眠: 沒有活力的一天

三月 9th, 2008 Posted in 失眠 Tags:

下面是你在這個城市叢林中因為失眠睡不著而被制約化的一天:

 

你一早醒來就感到全身無力,疲憊不堪,很想再”躺”一下,懊悔著昨晚的失眠和晚睡,心裡想著今天上班以及家裡大大小小瑣碎去要面對的壓力和事情,心不甘情不願的起床,卻發現無法好好的思考,也沒有活力好好開始今天的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中午,精神稍微好一點了,卻又開始擔心今天晚上可能會睡不著覺,你吃完午餐開始昏昏欲睡,想去小憩一下,或是喝杯咖啡,卻又擔心這是醫師所說的”失眠者的惡性循環”,你很清楚根據過去的經驗,做了你會後悔不做卻又很難有活力繼續下午的工作,於是你趴著小憩午覺而且在你起來後喝了點咖啡,這個下午你似乎過的還不錯,但是卻更加擔心晚上睡不著覺,快下班時你開始有些情緒暴躁,無法好好專心,最後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晚上你回到家更不用說了,一看到那張床,你直覺得就是跟失眠睡不著覺劃上等號,一想到今晚會眼睜睜的看著天花板,數著一隻比一隻愈來越有活力的綿羊,漫長的黑夜似乎永無止境,躺在床上的你心中更加焦慮,因為你會擔心睡不好或是睡太少,明天會很沒精神,心情開始更加不安;到了深夜你因為害怕前幾晚躺在床上的感覺,於是就將自己與電視或是網路當成好朋友,想要讓自己累一點再去睡覺,因為你記憶中那個一直躺在床上兩個小時,卻怎們也睡不著覺的感覺很難受,沒想到在今晚卻是愈夜越美麗,精神也跟著愈來越好,有看不完的網頁,部落格,聊天室或是跟朋友在線上MSN,或是看著千篇一律卻總是讓你忍不住想破口大罵的政治新聞或是影視演藝話題,最後終於你撐地精疲力盡,到了晚上兩三點虛脫在床上,閉上眼睛,腦中卻開始上演今天還在煩惱的事,明天的工作,像是一台放映機一樣,在腦中部斷地放映著這些你根本就不該也無法馬上解決的事情。

終於你受夠了,你跟自己說我明天還要上班,一定要馬上睡著,於是你拿起那顆你認為是萬惡的安眠藥,想著就只是今天,我只吃下這一顆,明天不再碰了,心中卻是充滿自責與挫折,於是跟昨晚一樣,你又是在罪惡感中迷迷糊糊到了清晨才睡著,在懊悔與疲憊中醒來,想著今天真的很不想上班;然後又繼續上演這段文章該開始的一天,就這樣故事一天天的重複下去。

而你想的卻是這樣的情節何時可以殺青,你已經累到不想再繼續演下去了。如果你是長期的失眠患者,上面這些症狀必然是你每天所要承受的壓力與痛苦,除此之外,跟一些生理的疾病不一樣的是,失眠對你的影響是那樣的深且廣泛,但是旁人卻無法幫忙甚至於體會。結果呢你不是將自己弄得很糟糕,工作效率低落,身邊的親朋好友也都能感受到你的脾氣暴躁,自己的也容易發生憂鬱症,記憶力下降。

當一個人對自己的睡眠狀態不滿意,或者發生有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或清晨早醒等情形時,通常我們稱之為「失眠」。

失眠和頭痛一樣,是醫學上最常出現的抱怨之一,它可能只是一項身心疾病的表面症狀;也可能只是單純的失眠症,因此詳細的臨床評估和診療是很重要的。失眠在許多人的認知中,是一種”神經衰弱」”,或是”心理反應”,這些概念都可以部分的解釋失眠的原因。失眠很早就被認為是一種”心身症”,無論有無身體疾病的因素存在,都會摻雜某些心理和行為的因素,而導致失眠的持續或惡化。

其實失眠患者最常抱怨的問題是起床後仍然感到嗜睡與疲勞。失眠症患者可能會被那些症狀所苦,通常並不只是單獨的一項,而是同時有下面敘述的一些症狀這些常見的症狀包括有

白天-精疲力竭、疲勞

記憶力的問題容易發怒

難以集中注意力

晚上難以入睡,經常醒來,早上過早醒來

睡眠無法令人精神飽滿甦活

想必有過這些經驗的你,一定對於這些症狀不陌生。失眠所造成的一些後遺症還包括有增加發生憂鬱症的機率 增加發生心臟血管問題的危險增加長期倦勤怠工的情況 增加醫療資源的消耗 增加行為障礙 影響工作表現 降低職業產能與職場安全性。

自古以來,睡眠就是一項令人著迷的生理現象,一直到最近隨著腦部科學的重視與研究,睡覺這件事也從一個生理現象,一個儀式轉變成為一項”科學”。在精神科的診斷當中,睡眠是一項很大的學問,然而很多民眾更加關心的絕大部分還只是在失眠睡不著覺身上,以及失眠所伴隨而來的緊張焦慮,工作不專心,效率低落,情緒暴躁不安。而不是教科書上複雜的專有名詞跟病名。 一個主觀上良好的睡眠,可能是許多人尋尋覓覓所追求的,卻好像無法獲得,這個在農業社會中一項在簡單不過的事情,或許連”事情”都談不上的生理反應,簡單到跟吃飯一樣的動作,在現代人的身上似乎變成了一項沉重的負擔。隨著現代人的壓力增加,在身心科的門診中,焦慮症和憂鬱症狀是造成失眠最常見的原因。而我們日常生活的壓力或環境的變遷也會透過情緒反應和後續的行為而導致失眠。因此透過對潛在身心疾病的評估和診治,壓力處理和情緒調適,以及認知行為方法的練習,都有助於克服失眠的困擾。 至 於一些失眠的非藥物方法如下

1.維持規則之睡眠作息,每日按時上床入睡及起床,即使前一天睡不好也要顧地時間起床,不要賴床。

2.不要強迫自己入睡,如果躺在床上超過三十分鐘仍然睡不著,就起床做些溫和的活動,直到想睡了再上床,但是記住不要做過於激烈的活動,例如看一些政治性節目,拖地板等等。

3.嚴格限制在床上的時間,白天不能碰床,只有在晚上想睡得時候才上床睡覺。

4.維持舒適的睡眠環境:適當室溫、燈光、少噪音及舒適床墊。

5.避免使用床或臥房為其他睡眠的活動場所,如看電視、打電話、討論事情。

6.下午後避免喝咖啡、茶、可樂、酒及抽煙。

7.為了避免夜間頻尿而起床上廁所,影響到睡眠,最好晚餐後少喝水及飲料,睡前上廁所。

8.睡前之小點心,牛奶有助睡眠,然不宜吃太飽。

9.每日應規律運動,睡前宜做溫和及放鬆身心之活動,如泡熱水澡、肌肉鬆弛及呼吸運動,切忌睡前之劇烈活動。

10.每日應有規律及充滿活力之生活。

而藥物上的幫忙在某些時候是絕對必要的,過與不及的使用安眠藥物對於失眠會者絕對是弊多於利,長期而言反而造成患者的痛苦。現代的藥物該早期比較起來其實安全很多,如果有專業精神科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在成癮的可能性上不高,甚至可以很快的處理失眠,讓工作效率提升,情緒穩定,反而可能有利於失眠的情好轉。 如果你試了很多方法,卻對於一覺好眠這檔事,還是認為是你的”工作”,而不是一項在輕鬆也不過的享受的話,你可能某種程度上需要專業的人員幫忙,好好地與你討論你的問題,並尋求可能的診斷與治療。

松德診所   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耿立

是真的神經衰弱,自律神經失調還是…

如果你有阿公阿媽在看病,甚至於如果你自己有一些慢性的身體症狀,不斷地尋求醫師的幫忙,進出醫院診所的話,自律神經失調這個名詞你一定不會太陌生。

而或許你也不太想聽到神經衰弱這個名詞,然而打從心底最深處,你還是會害怕這個名詞或許會像個甩不開而且到處跟蹤你的愛慕者一樣,無趣而且煩人的跟著你,隨時打擾你正常的生活作息。那真是很多人的最沉重的夢靨之一。

那為何將神經衰弱、自律神經失調這些俗稱放到這些人身上?前者是因為傳統中國醫學的理論,加上一些歐洲國家如德國在身心醫學上的用法而常常被拿出來使用;後者則是因為我們的神經細胞其實是控制我們身體所有器官的"電線"。電線如果有問題,或是發電廠-我們的腦部出了問題,例如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均衡,那麼你想這些被控制的機器也就是我們的器官,會不受到影響嗎?

在這當中最有名的一條腦部神經叫做迷走神經,它控制很多我們的五臟六腑。當他過度興奮時,那你就會出現一些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反之亦然。當然它不是唯一的一條自律神經。會"失調"的電線也不只是它。

我知道你或許還是很難相信自己所罹患的是所謂的身心科問題。
因為你相信胸悶呼吸喘不過氣來是胸腔科問題,心悸是二尖瓣脫垂以及原發性高血壓是心臟科問題,常常拉肚子肚子痛脹氣跑廁所胃炎是腸胃問題,失眠頭痛,頭暈,手腳頭皮發麻可能是神經科問題,耳鳴頭暈以及喉嚨異物感是耳鼻喉科問題,頻尿間質性膀胱炎是泌尿科問題,異位性皮膚炎要找皮膚科醫師。

沒錯,這些都是必須要加以鑑別診斷的疾病。然而如同以上所陳述的,你只檢查了你身體的一部分。 上述這些門急診常見的症狀當中,有相當多的比例患者是找不出實質上的生理病灶,而且這些人通常會合併有焦慮,神經質的傾向。如果醫師能加以轉介給身心科醫師診斷,這些人很大的比例合併有焦慮症,憂鬱症,慮病症等身體化的診斷。

 
所以當你的家電有問題時,而且你在檢查電器之後發現機器本身沒問題,或是檢查很久都找不出來原因,你會試著看看源頭是否接頭沒插好,或是電源供應有問題,而不是想要進廠大修你家的電器。同樣的,自律神經失調某種程度也可以說是大腦皮質的問題,尤其是以現代的神經科學來加以解釋的話;如果治療上能配合一些神經內分泌活性的藥物治療,以及一定程度的衛教和心理諮商,相信有很大的機會提供給患者更好的診斷與治療以至於後續的生活品質,而不是一位到處尋求名醫,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藥罐子。

台北松德診所   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耿立

心理治療還是藥物治療;精神科醫師還是心理醫師

在身心科的門診中,這應該是我常常被病人追問的FAQ(常被提起的問題),由此可見即使是在教育程度最高的台北市,很多人還是對於精神科的看診內容不是很清楚,更不用說有哪些症狀可以尋求醫師的幫忙。

 

我稍微簡介一下,所謂的精神科”醫師”,望文生義他就是由醫學系畢業再經過三到四年的住院醫師訓練由衛生署認可的精神科專科醫師。你也可以說他是身心科醫師,因為身心症狀一直精神科訓練中重要的一環,這個名詞比較著重於身體與心靈的關聯性,而他的醫學基礎是以神經心理內分泌為主軸,並非單純的只是一些形而上的哲學思考。而”心理醫師”同樣的她跟前段文章的定義相同,她還是一位”醫師”,只是重點放在”心理”,這是因為精神科醫師的訓練過程中,不是只有著重於生物醫學的層級,還必須學習心理學包括常見的古典精神動力分析,認知行為治療等等,並且加入社會學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名詞較注重的是心理社會層面的思考。

 

那最後你或許會問,那什麼是心理師?為何要有心理師法?他們跟精神科醫師或是心理醫師有何不同?所謂的心理師現在依據心理師法必須是心理學相關科系畢業,經過考試合格以及一定時數督導之後才能執業,治療上則以心理治療為主,不能執行藥物治療。另外社工師也因為經過嚴密的訓練,未來他們在法律以及理論上也都能實施心理諮商治療。

 

所以呢,一位精神科醫師他必須要兼具有醫學背景,之後加上神經科學以及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專科訓練,才能成為專科醫師。所以這衍生下一個問題,如果是這樣,那病人是要吃藥好呢?還是用心理治療好呢? 我真的覺得這個問題是大哉問,可以說好幾個小時,但是我儘量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目前精神科的主流典範一直是所謂的”生物心理社會”並重,而不特別偏向其中一方,就好比你如果問癌症的形成是基因遺傳的因素還是環境污染的毒素,醫師會跟你說都有關係是一樣的道理。舉例來說,憂鬱症該心理治療好還是藥物治療好,如果有人跟你說藥物治療有其功效,這其實也是對的,但是藥物治療不能改變你的思考認知與行為;相反的,如果有治療師宣稱心理治療例如催眠,婚姻治療等等是萬靈丹,那他不是太過於誇大就是遊走於醫學倫理邊緣,曾經美國就有心理師因為未將憂鬱症病人轉介給精神科醫師,病人於心理治療一兩年後,求助精神科醫師,吃了抗憂鬱劑後很快的他的憂鬱症就好轉了,因此他告那位未能及時幫他轉介的心理師。因此我國的心理師法也規定,如果心理師發現病人有精神疾病,並須轉介給精神科醫師,而不是一味的實施心理治療。

 

然而我要強調這並不表示心理治療或是藥物治療誰勝誰敗,或是孰優孰劣,重點在於如果能同時在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來照顧一個人是目前最為完善的精神科中心典範。

 

結論是有些精神科疾病,是非常生物體質決定的,例如躁鬱症,失智症以及強迫症,治療上絕對是藥物優先;然而很多其他疾病卻是生物與心理社會層面都有而且錯綜複雜的,例如失眠,憂鬱症,恐慌症,厭食症,過動注意力不全等等。因此我由衷的建議如果精神身心方面困擾的人,先由精神科醫師那邊尋求一個正確的診斷,治療上則必須好好的與你的”精神身心心理”醫師一起討論,看是單純以藥物治療為主,配合簡單的門診心理治療為輔,還是必須長期的進行心理治療。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一位適合你的醫師。

 

而身為一位醫師,我們也有其義務告知病人最好的醫療治療策略與選擇,一起討論決定,而不是一味的迎合病人的喜好,忽略最根本的醫學與心理學,或是因為自己的喜惡而來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與策略。

松德診所 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耿立

心慌慌的恐慌症

“醫師呀,這已經是我這星期第三次來急診室報到了,剛剛突然間心臟又跳的好快,胸口悶悶的呼吸不到空氣,會不會是得了什麼嚴重的心臟病?血壓太高中風還是快死掉了?你看,現在弄得急診室的每一個護士小姐都已經認識我啦,心情也跟著很不好,每天都擔心何時又要發作掛急診。自己最近去做全身健康檢查,抽血、心電圖、超音波、斷層掃描也都做啦,後來連正子攝影和核磁共振也花錢,忍痛做下去;但是每項報告都說我很健康。內科跟急診室醫生也說一切正常,該不會是醫師誤診,有什麼嚴重的病醫師沒看出來。有些醫師說我是換氣過度症候群,有的說是輕微的二尖瓣膜脫垂,只要定期追蹤吃藥就可以,可是這些症狀還是一直不斷的出現,好擔心自己會突然死掉。心情好低落,現在連工作也做不好,家人也受到很大的影響,每個人都跟我說是自己太緊張,是我自己的問題,要我放輕鬆。現在連我家人都不諒解我,覺得我在裝病,也因為我常常要跑急診的事,現在弄得家裡雞犬不寧。

這是精神科醫師在看診時常常會聽到的恐慌症病人的自我病情陳述。恐慌症的主要症狀包括在事先毫無預警情況下,突然發生極度的恐懼、害怕和不適感,有心悸、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冒冷汗、呼吸困難、喉嚨有異物感、頭暈反胃、手腳或是頭皮背部發麻、有刺痛感、覺得自己快要死掉、快失控、或是四周事物不真實感。病患多半會有預期性的焦慮,擔心害怕下一次恐慌症發作的時間和症狀;有些則是會擔心會不會發瘋,失去自我控制能力,或是心臟病發作等等;有些病人會隨身帶著藥物,讓自己更有安全感;或是不敢出遠門,不敢離開醫院或是家裡遠一點的地方,不敢坐公車捷運或是搭乘電梯,也會避免開車出遠門上高速公路,不去大賣場或是百貨公司人多空間狹窄的地方,會擔心在這些場合”自己萬一發生不幸的事”,會沒有人可以幫忙急救,或是救援來的太慢等等災難性的思考。也就是一部分病患會合併有懼曠症的情形發生。 根據研究統計發現,約有九成的恐慌症患者合併有重度憂鬱症,廣泛性焦慮症等等在內的精神科疾病。其中跟憂鬱症的關係更是占了三分之ㄧ以上。 病因上,可能與某些近期壓力的生活事件相關,諸如離婚、親友過世、感情問題、或是課業過重等等。性別方面以女性的發生情形較多,年齡基本上是二十五左右會發生,但是臨床上仍是常見到更年長才出現症狀的病患。另一方面,遺傳上的因素所占的比例也相當高。

診斷上可以尋求精神科醫師的專業臨床判斷,排除其他可能的生理病因,尤其是一些內科及神經科的疾病例如甲狀腺亢進等等。而治療上則可以先以抗焦慮的藥物快速緩解病人身體的不舒服以及心理上的焦慮緊張害怕,增加病人對自己和醫師的信心,在足夠劑量的原則下,時間大約是一兩天左右,病患即可在獲得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時再以血清素回收抑制劑,從內分泌系統上提升病患腦部賀爾蒙的濃度,雖然研究指出其效果也許優於抗焦慮藥物,但是因為效果較慢出現,建議初期是以兩者併用的方式給予病患服用。約幾個月後,在醫師的指示下逐漸減少抗焦慮藥物的劑量;至於血清素抑制劑則是建議病患能持續服用至少約一年的時間。除了藥物之外,其他的治療方式還包括以行為治療方式,諸如肌肉放鬆、腹部呼吸、曝露治療。認知治療包括有教導病人正確的認知以及有效的資訊等等,都可以收到一個相當好的療效,使病人在認知上不會對疾病有過多的焦慮和害怕。

有些研究指出恐慌症可能會在一些壓力事件下復發,大約30%到90%的人在停用藥物的情形下會復發而呈現慢性化的情形。但是假如能有效的整合抗焦慮藥物,血清素抑制劑及認知行為治療,相信絕大多數的病患都能獲得有一定程度的照顧和緩解。 最後,建議病患以及家屬幾項重要的結論:恐慌症是不至於對生命造成威脅的精神官能症之ㄧ,也不是精神病。但是症狀容易讓病患及臨床醫師誤以其他疾病的方式診斷及治療。

而病患及家人的認知,例如認為這是不可告人的精神病,或是病患認為如果我跟親友說,別人會相信嗎?這樣會因為羞於啟齒,而延遲就醫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尤其是很多親人朋友不了解病因會勸病人”放輕鬆點,你沒病是想太多了,”這些話反而會加重病人的壓力和增加不被了解的感覺。 建議與精神科醫師討論,儘量避免只靠藥物治療或是深信單一心理治療,每一位專科醫師都有他的經驗,而病患和家屬也有都有他自己偏好和適合可以接受的治療,如何找出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則有賴於病患和醫師之間的溝通,以找出最適合的治療方式。

台北松德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耿立

家人是不是有老人失智症

二月 16th, 2008 Posted in 失智症 Tags: ,

最近媽媽好像常會忘東忘西的,有時明明吃過飯了還是堅持自己沒有吃過,身為媳婦的自己還會被她說成是在虐待婆婆;她自己的東西亂放不見了也會懷疑是被家人偷走,還說爸爸在外面有外遇,情緒也不是很穩定,會胡亂罵人,或是無故的性情大變,容易哭泣,情緒低落,睡眠也不是很規律,常常半夜不睡覺,白天打盹。可是好奇怪,當他說起以前的事又很精明,記憶力又好像還很好嗎 ?  其實大多數的失智症是慢慢形成的,也就是俗稱的阿茲海默症,除了像是一些中風病人所引起的失智症外,家人通常很難可以精確的說出病人惡化的時間出來,而且表現的症狀也多不一樣,最常見的一些症狀包括有記憶力不佳,尤其是短期記憶,例如剛剛或一兩天內所發生的事,病人會記的不是很清楚,反而可以清楚的說出幾年前甚至是年輕或小時候的往事,這一點會讓家人很困惑,不曉得家中長輩怎麼了?也不曉得長輩是不是有記憶力失智的問題。也因此延誤就醫的時機。其他失智症的症狀像是語言、行動、認知能力下降,情緒低落,睡眠週期不規則,有些嚴重一點的會出現被偷或被害妄想,情緒不穩或是個性出現大的變化等等; 但不是每一個病人都會出現全部的症狀,其中差異性有時相當大。診斷上可以請家屬帶病人到精神身心科或是神經內科做更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診斷。 治療上以控制病情為主,找出可以治療的病因。一些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控制好精神症狀或是睡眠問題,而其他一些治療失智症的藥物目前也已經證實可以幫忙部分的失智病人認知記憶,情緒或是行為暴躁問題的改善。治療失智症藥物原則上區分為兩大類,常見的副作用腸胃的問題為主,其他問題較少見。

對於記憶失智症,常常”受害”最大的不只是病人一個人而已,家人通常是連帶性的一起負擔起照顧的重擔,身心俱疲更是在臨床上屢見不鮮。一個有效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除了幫助病人外,也可以減少照顧者的各種心理負擔和療養機構的龐大費用。

松德診所    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