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Blogs » Archive by category '焦慮症' (網誌分頁 4)

小心吃多了更焦慮~5種『升壓』的食物少吃為妙!!!!!!

七月 30th, 2012 Posted in Blogs, 焦慮症

別再愈吃愈焦慮了——5種升壓食物

這或許是上班族們最常看到的景象:在好一陣子不見的朋友聚會中,看看對方,又胖了,看看自己,也胖了。因為,大家都把食物當麻藥,靠著吃,來度過焦慮的每一天。

不過,可怕的是,無論是下午被老闆盯得滿頭包後掏出抽屜裡的餅乾猛吃,還是在凌晨為了來不及在明早開會前生出的報告而狂吃泡麵,其實都會讓你更焦慮。

新光醫院營養師吳文瑛強烈提醒,以下5類食物,都屬於吃了更焦慮的「升壓食物」,最好少碰為妙:

1.油膩食物

冰淇淋、炸雞、薯條、披薩、漢堡、起士蛋糕等,會讓人吃了1小時後就昏昏欲睡。若和含咖啡因的可樂、奶茶一起吃,則是2~3個小時後會覺得精疲力盡,也會影響晚上的睡眠品質。

2.高鹽分的調味食品

洋芋片、罐頭食品、速食麵、香腸、火腿、熱狗、滷味、醃製品、番茄醬、醬油等高鹽分食物都容易讓身體的循環變差,造成代謝緩慢,精神疲憊。

3.過於甜膩的食物

加糖果汁、奶酥麵包、精緻蛋糕及含糖飲料等甜呼呼的美食,雖然可以在數分鐘內發揮鎮靜作用,但因為含糖食物會快速被腸胃吸收,造成血糖急劇上升又下降,反而會讓精神更加不濟,也影響情緒的平穩。

4.咖啡因飲料適量即止

適量飲用咖啡、可樂、茶等含咖啡因飲料可使精神變得愉快,也能舒緩緊張感;可是一旦過量,腎上腺素的分泌就會增加,反而會讓人容易煩躁,有壓力更大的感覺,同時也干擾睡眠。

最好以具有鎮靜作用的飲料,如薰衣草茶或是茉莉花茶來替代,會是更有效率更持久的抗壓方式。

5.容易上火的食物

過量攝取油炸食物或一些相當熱性的水果,會讓人覺得渾身不對勁,特別是在炎炎夏季,更容易讓工作壓力被放得更大。

如果一時改不了口,非吃零食不可,台北市立慢性病防治院營養師周秀娟認為,杏仁小魚和果凍是比較好的選擇。

「主要是因為杏仁小魚的鈣質滿高的,又有吃零食的滿足感,」但周秀娟也補充,杏仁的油脂量高,小魚則含有蛋白質,所以吃正餐時,最好不要再多吃油炸、高蛋白質的東西。

而果凍的纖維質含量很高,吃起來也很有飽足感,可在焦慮時適度解嘴饞。但是周秀娟提醒,果凍的糖份也高,最好也不要過量。

(*原文刊載於Cheers雜誌第47期)

診所未來發展方向

 

診所未來發展發向有幾大主軸

 

l   經由醫師營養師合作,研發腦部營養食品。

l   發展影像醫學,目前與長庚醫院合作,轉介病人使用SPECT診斷

l   採用多元心理諮商,包含親子家庭,婚姻,情緒,注意力訓練,認知行為治療,人際關係治療,心理動力分析以及多種團體治療。

l   加強與檢驗科學合作,例如目前有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憂鬱症與基因及維生素D有關。

關於失眠的種種疑問

十月 31st, 2011 Posted in 失眠, 憂鬱症, 焦慮症

有失眠煩惱的你,想必已經在網路上瀏覽過關於失眠的種種文章。或許你已經詢問過醫師的意見,或許正在使用助眠藥物,也或許已經嘗試過成千上百種大家都說有效的助眠方法。但有時還是會想舉手發問,到底自己的失眠問題,可以怎麼解決?

林醫師整理了一些演講或門診時常常被提到的睡眠相關問題,跟大家分享,希望可以提供給你一些方向。 

Q:我吃安眠藥只能睡兩三個小時,常常天還沒亮就醒來,我應該換長效的藥物嗎?

林醫師說:

失眠可能有難以入睡、睡眠中斷、或是睡眠品質低落等不同的表現。通常短效的安眠藥可以幫助誘導睡眠,但若是合併有睡眠中斷的問題,可能必須視情況調整藥物。長效的藥物種類很多,可以跟醫師討論最適合你的藥物。

Q:如果出差時忘記攜帶安眠藥,沒有處方籤又無法在當地取得藥物,我該怎麼辦?

林醫師說:

通常出差只有幾天,如果真的忘記攜帶安眠藥,可以先利用一些放鬆技巧跟改善睡眠衛生的方式幫助自己入睡。真的太焦慮而睡不著,就當作一定會失眠,不要強迫自己入睡,反而有時候會有些幫助。

Q:喝熱牛奶跟泡熱水澡真的會有效嗎?我怎麼覺得越泡越有精神?

林醫師說:

喝熱牛奶跟熱水澡的最終目的都是幫助放鬆,但效果可能因人而異,如果不適合你,可以再嘗試其他讓自己放鬆的方式。

Q:我有固定長期運動的習慣,可是晚上怎麼還是無法入眠呢?

林醫師說:

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睡眠健康,但要盡量避免夜間的劇烈運動。如果要從事活動量大的激烈運動,建議盡量在白天進行。因為大量的運動會刺激大腦的活動,反而不容易入睡。

Q:我可以靠喝酒幫助睡眠嗎?

林醫師說:

酒精的短期作用雖然會讓人昏昏欲睡,但因為它作用的機轉太複雜,長期來說很容易影響腦部的正常運作,反而影響睡眠作息。況且你一定聽過酒精成癮這個名詞,如果你會擔心成癮問題,就更要避免使用酒精幫助睡眠。

Q:我吃安眠藥很有效,但是早上起床會昏昏沉沉,起床後煮了咖啡還會忘記關咖啡機就出門,但不吃藥又睡不著,我該怎麼辦?

林醫師說:

如果早上起床會昏沉,表示你的藥物需要做一些調整,可能是藥物劑量可以減低,或是需要換另一種作用時間短一些的藥物。請再跟你的身心科醫師討論。

Q:我的工作常常必須晚上要跟國外開會,開完會也差不多該就寢,但腦袋裡常常一直在想剛剛的會議跟明天的工作,停都停不下來,我該怎麼辦?

林醫師說:

就寢前兩個小時盡量不要做太耗費腦力的工作,因為腦袋並不是電腦,沒有開關,可以啪一聲就關機。大家一定很有經驗,睡前腦袋裡常常會把今天發生過的事情、晚上跟朋友的對話、剛剛看的電視節目畫面像跑馬燈一樣的繞過一遍。常常因為這樣而延長了入睡需要的時間。

如果真的因為睡前無法避免的工作,你可以多練習一些睡前的放鬆技巧如緩慢身長的呼吸、全身先用力繃緊再慢慢放鬆,練習讓自己的腦袋清空身體也放輕鬆,可以幫助入睡。

Q:我周末可以補眠,就算失眠好像也沒那麼緊張,那麼周末是不是可以不必吃藥呢?會不會影響我的作息,反而周一之後更容易睡不著?

林醫師說:

很多人是因為工作壓力對睡眠有預期性的焦慮,所以到了周末往往失眠的問題就不見了(特別是禮拜五、六晚上)。如果你在這兩天不吃藥也不會有失眠狀況,就可以跟醫師討論,減低藥量或是不使用藥物助眠。但也要注意周末還是要維持相似的作息,否則睡眠的生理時鐘被打亂了就得不償失囉!

廣泛性焦慮症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

七月 17th, 2011 Posted in NIMH, 恐慌症, 焦慮症

什麼是廣泛性焦慮症?
廣泛性焦慮症是焦慮症的一種,其主要徵象為長期焦慮、極度擔心和緊張,即使當下沒有顯著或甚至無任何引發焦慮的因素。

症狀
廣泛性焦慮症的人不會動搖他們的信念。他們所擔心的情緒會伴隨著生理表徵,如勞累、頭痛、肌肉緊蹦、肌肉痠痛、吞嚥困難、發抖、痙攣、易怒、流汗和臉部漲紅等。

治療方式
對於廣泛性焦慮症,已有良好療效的治療方式,而相關此症狀的研究也不斷的更新,以更進步的療法來幫助人們處理廣泛性焦慮症,讓患者能迎向豐富滿足的生活。

尋求協助:服務據點
您週邊的精神健康治療單位,或者NIMH(美國衛生局)臨床據點,或者其他專業的服務組織。

文章來源:NIMH(美國衛生局);翻譯-松德精神科診所實習生;林耿立醫生校閱

http://www.nimh.nih.gov/health/topics/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gad/index.shtml

精神官能症~ 相關書籍推薦!

林醫生平日門診經常被問到"醫生我如何更了解我的疾病狀況?"或者"醫生我可以看哪些書籍?"等問題,林醫生覺察到~除了透過於看診時傳遞資訊,應也可透過Blog分享這些資訊,讓網友們也能閱讀這些不錯的書籍。

在此先行推薦大家幾本不錯的精神官能症相關書籍,希望對您有些幫助!

後續林醫師將會在到書局挑選書籍閱讀,到時候另行推薦,例如: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強迫症等類型書籍,敬請期待!

《一生都受用的大腦救命手冊:100招獨家護腦祕訣,走出折磨人的情緒問題和異常行為》
-丹尼爾‧亞曼著。柿子文化出版。
"你到底是什麼了?恐慌、憂鬱、躁鬱、偏執、注意力不足、經前症候群、暴力、肥胖、失眠、暴食、購物狂、愛翻舊帳、跟蹤狂、自殺、情殺、外遇、婚姻危機、工作不順、親子關係緊張。"
從0~99歲,不分男女老少,不論乖寶寶或大壞蛋,所有你面臨的種種情緒、行為或生活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你的人格、心理有毛病,而是大腦功能出狀況!

《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馬汀.塞利格曼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觀念是一切改變的根本,而你自己是治療的關鍵。
書中仔細檢討焦慮症、驚恐症、憂鬱症、貪食症、同性戀、酗酒等問題的成因,將它們分成可以改變和不可改變兩類,然後指出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的方法。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John Medina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分子生物學家麥迪納博士分享他在大腦科學領域研究的成果,探討大腦知識對於在教室的教學以及在職場的工作能有什麼幫助。書中每一章分別解釋一個大腦守則──科學家所知道的大腦工作方式,然後提出可以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建議。當你了解大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就會明白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大腦。

我有強迫症嗎?

十二月 28th, 2009 Posted in 強迫症, 焦慮症

曾經有位年輕的病患來到診間,問說:「醫師,我從小就有些奇怪的行為,像是物品一定要成雙成對擺在一起、而且只要有一點點灰塵就要刷洗乾淨,還有一定要沿著磁磚的邊線走路,要不然就會覺得渾身不對勁,我看書上說這很像是強迫症?所以我有強迫症嗎?」

這樣算是強迫症嗎?

其實這是許多人都有的疑問,完美主義是一種常見的性格特質,由於專注細節與規矩,因此可能會導致部分的強迫思考或行為,我們可以稱這樣的人擁有「強迫性格」,但是「強迫性格」與「強迫症」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醫學上指的「強迫症」是一種焦慮症,患者有一些自己知道無意義卻不能去除的想法與衝動,因此必須進行某些特定儀式才能減低焦慮。它與「強迫性格」之間的差別在於焦慮的程度和對強迫行為必須執行的執著度,必須透過專業的身心科醫師協助才能正確評估。

不論是在工作職場或學校裡,你我的身邊一定曾經出現這樣的人:他們追求完美、做事認真,對自己要求期待甚高、對於秩序十分執著,也有著理想主義,對於自己在意的事有著莫名的堅持,可能也會一再出現某些意念與行為。這是強迫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質,適度的堅持可以對工作及生活帶來效率與讚美,但若是強迫症患者,帶來的則是難以言喻的痛苦。

為什麼會出現強迫症?

過去一般認為強迫症是生活經驗所造成的,但目前醫學上認為強迫症的發生則是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出現問題。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它應該為個人體質因素。因此它歸屬於精神心智方面的疾病。

強迫症通常出現於青春期或成人早期,大多數的人都是逐漸產生症狀為主。一般來說,男性通常出現在6-15歲的兒童青少年時期,而女性的好發年齡較晚,約為20-29歲。強迫症屬於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症狀都是起起伏伏,隨著生活壓力越大,症狀也會愈加惡化,只有大約三成左右的人可以完全痊癒,因此避免復發是治療中最根本的要務。

強迫症的治療方式

目前在強迫症最有效的治療策略是藥物治療與認知行為治療並,透過藥物可使大腦中血清素(Serotonin)的濃度產生變化,進而降低強迫症狀的出現。而認知行為治療則能訓練患者學習對抗強迫症狀的技巧與策略,藉由重複的練習,可使焦慮的程度與頻率減低,也減少復發的可能性。

強迫症患者也可考慮參加支持性團體心理治療,這是由強迫症患者所組成的群體,透過彼此分享經驗,並與心理師討論解決焦慮的方法與技巧,可以提供患者對於強迫症的處理有更多的了解。

「經前症候群」的認識

女性在更年期前,每個月會有無可避免的生理期,因此在生理跟心理上都會有些許的改變。日前新聞報導生理痛會導致身體的敏感度增加,且造成情緒上面的不穩定,但不論是生理期的前後,對女生或多或少都有因人而異的不同影響。

一個對自我身體敏感度較高的女性來說,察覺自己的身體有變化是很容易的,常見的徵狀像水腫、偏頭痛、胸部或腹部脹痛、情緒起伏很大、不斷地想要吃東西、失眠以及煩躁感之類,當這些症狀開始對你的生活與情緒造成困擾時,女性朋友便要留意,您可能已經出現「經前症候群」的徵兆,建議應該提早尋求身心科醫師的協助

「經前症候群」常出現於年輕女性或35歲之後的女性,一般來說影響可區分成生理及心理兩部分。生理部份如頭痛、胸部、腹部、腰部或胸部疼痛、心悸;心理方面有沮喪、易怒,像個不定時炸彈,且容易焦躁、緊張,食慾大增,不斷地尋找食物,或想要吃某些特別的東西來滿足嘴饞的慾望,以上特徵可視為月經來臨前的提醒,但有些症狀甚至仍會延續至經期之後。

「經前症候群」經常會影響到工作及生活,對於女性朋友造成很大的困擾,但好消息是已可以藉由藥物來輔助處理,解決焦慮、生理期不規律及相關的不適感。目前在身心科的藥物治療中以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為首選,根據臨床研究,這類藥物既安全又無成癮危險,一開始可以每日低量服用,再依實際改善程度,由醫師逐漸調整為有症狀出現時再服藥即可。

建議女性朋友應盡量保持作息正常,避免熬夜,平日培養固定運動的習慣,多吃蔬果與穀類食物,也可適度補充維他命與鈣質,會有助於狀況的改善,而當經期出現不規律的情況時,應及早就醫找出原因,以避免其他可能出現的相關疾病。

NIMH文章(七):認識暴食症

飲食疾患是在青少年期間經常出現的疾病,這次介紹的暴食症和接下來的厭食症、心因性厭食症都是相當常見的。希望可以藉由介紹讓有興趣的讀者更清楚何謂飲食疾患,也再次感謝 楊景然醫師 於百忙之中協助校稿事宜

暴食症的特徵在於患者對於進食失去控制,一再反覆出現暴食行為。跟心因性暴食症不同的是,患者在暴食之後不會有清除、過度運動或禁食的情況,因此有暴食症的人總是過重或肥胖,他們也會對於暴食感到罪惡感、羞愧或苦惱,結果導致更多的暴食現象。

肥胖的暴食症患者經常與心理疾病產生共病,包括焦慮、憂鬱及人格疾患,此外,肥胖與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壓的聯繫也已被證明。

治療暴食症的方式和心因性暴食症相似,使用百憂解及其他抗憂鬱症的藥可以減少暴食症狀與減緩憂鬱的情況。

醫師也可能會開立抑制食欲的藥物給暴食症患者,而個別心理治療或團體心理治療也被使用於處理與暴食症相關的心理問題,特別是認知行為治療。

摘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中文翻譯:李碧蕙、洪紫瑋

校閱:松德診所身心科  楊景然醫師

NIMH文章(六):認識社交恐懼症

十月 7th, 2009 Posted in NIMH, 焦慮症 Tags: , , , ,

害析前一陣子有報章報導宅男宅女在家久蹲要慎防社交恐懼症上身,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呢?

社交恐懼症是一個常常被忽略,但其實可能比大家想像中還要廣泛的典型身心疾病。其實害羞內向是很多人都有的個性特質,但社交恐懼卻可能嚴重到影響日常正常作息,為了讓大家更了解這一個身心疾病,希望大家可以耐心讀完文章,一定會讓你對於社交恐懼有更多認識的。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又稱為社交焦慮疾患,指一個人在社交場合中感到非常的焦慮,且在日常的社交活動上具有過度的自我意識。社交恐懼患者對於別人的注視及評論,和從事一些令他們尷尬的事時,會有強烈、持續及長期性的害怕,他們在前幾天甚至前幾週就開始擔心那個可怕的狀況。這樣的恐懼可能會嚴重到干擾工作、成績及日常的生活,使他們在難以交朋友和維持友誼。

即便許多社交恐懼患者都理解自己對於與人相處的害怕是過度且不合理的,但他們仍無法克服。縱使他們成功地面對自己的恐懼和人靠近,通常在事前還是非常焦慮,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強烈的感到不舒服,也會在事後的幾個小時內都擔心自己是如何被評斷的。

社交恐懼可能只限於某個情境(如與人說話、飲食,或在眾人面前寫黑板),也可能遍及許多情況(如廣泛性社交恐懼症),病患幾乎與除了家人外的所有人相處都會感到焦慮。

特徵及症狀

社交恐懼的患者經常會有一些生理症狀出現,包含臉紅、盜汗、顫抖、噁心及說話困難,當這些症狀出現時,社交恐懼症的患者會認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治療

美國大約有一千五百萬的成人有社交恐懼症,男生與女生的比例相當,通常在兒童時期或青少年初期就開始產生,有部分證據指出與遺傳因素有關。社交恐懼症通常會與其他焦慮症、憂鬱症產生共病,患者如果自行服藥來減低焦慮可能會造成藥物濫用。透過適當的治療,社交恐懼症是可以治癒的,目前正在研究進行改善的新研究,來協助社交恐懼症和其他焦慮疾病患者改善生活,充實生活。

摘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中文翻譯:李碧蕙、洪紫瑋

校閱:楊景然醫師

對抗壓力的方法

五月 28th, 2008 Posted in 其他資訊, 失眠, 憂鬱症, 焦慮症 Tags: ,

對抗壓力的方法

想要讓自己擺脫壓力,除了找出主要的壓力源並予以是當的降低壓力之外,你還有許多增強自己的抗壓力、與挫折耐受力的方法哦!

l 適度的運動

運動會增加腦內釋放出β腦內啡,這種物質可以說是人體天然的鎮定劑,可以幫助平衡心緒,帶給你好心情,但它會因為壓力而消耗減少,所以不要忘了多運動。

l 充足的睡眠

疲憊的身心容易產生壓力。一個有充足睡眠的人抗壓性高,並且也較能應付環境的變遷。相信常失眠的人一定很認同這句話。

l 調和自己呼吸的

現代人常常呼吸很快,工作一段時間後,將兩眼輕輕的閉上,將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並以吐氣比吸氣長的腹式呼吸。

l 按摩放鬆身體

按摩可以使緊繃的身體、使身體得到放鬆,對於壓力的釋放很有效果。你甚至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去感受身體的感覺,做生理回饋,讓自己就是一帖良藥。

l 補充維他命

維他命中的維他命CE、維生素B群,礦物質中的鈣、鎂等有助於對抗壓力。如果你是甜食愛好者或是有吸菸習慣者、咖啡因過量的人更要注意這類維他命的攝取,以平衡身心的壓力。而甜食酸然或很快增加滿足幸福的感覺,但是時間很短,很快就會需要再吃補充,容易暴飲暴食易怒,建議少吃。

l 走出戶外,參與其他的活動

不要被自己憂鬱的情緒困住了,心情不好、壓力大時千萬不要自己悶在角落,以免越想越往牛角尖鑽,一定要走入人群,轉移壓力的焦點,曬曬陽光一定會有幫助。

l 縮短沮喪的時間

遇到挫折時重新評估自己的價值與身段是很重要的,不要期望過高,盡量縮短時間,跟醫師或是家人合作,盡快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與自信。

l 放自己一個假

偶爾放自己一個假,出外散散心讓自己的心情獲得短暫的沉澱,轉移注意力也是消除壓力的好方法。

紓解壓力的方法

1. 充足的睡眠:睡眠能使疲倦的身體得到休息。一個有充足睡眠的人抗壓性高,並且也較能應付環境的變遷。

2. 均衡的飲食:可適時補充維他命,不偏食、不暴飲暴食,常食魚肉和青菜、水果,少吃甜食咖啡菸酒。

3. 適當的運動:運動可以增進體能並增強免疫系統活化的作用,且會增加腦內釋放出β腦內啡,可以幫助平衡心緒,可以給你好心情。適度的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並充足的休息,下午過後不宜做太劇烈的運動,以免影響晚上睡眠。

4. 保持幽默感:用樂觀的角度看待每一件人、事、物,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

5. 到郊外旅遊享受感官之樂:安排休閒娛樂,接近大自然,是紓解壓力、調節身心靈的重要方法。

6. 運用鬆弛技巧:調整呼吸有助於安定心神,放鬆身心,採用呼氣比吸氣常的腹式呼吸,或是聆聽美妙的音樂。、享受芳香療法來減輕憂慮,平撫焦慮,可讓生活變的愉悅輕鬆。

7. 自我鼓勵:試著用正面的方式告訴自己,必要時在鏡子前練習。告訴你自己「做的好」或「你將難纏的局面控制的很好」。。慢慢的增加你的自尊心及適應壓力的能力。

8. 尋求外在的支持:人是群居的動物,他人的支持非常重要,有時更可幫我們度過難關,故有心事時不妨找可信的家人、朋友、同事談談,。

總結:

適度的壓力是一個人進步很重要的因素,壓力無所不在,離婚是壓力,結婚也是壓力,連你中午與同事約出去吃飯都是壓力,當然你跟主管吃飯的壓力或是跟好友一起吃飯的壓力是有區分的。你要學著去管力你的壓力,而不是去逃避它,與壓力共處是你要學會的課題。

Dr. Right 台北松德診所 身心科林耿立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