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Blogs » Archive by category '憂鬱症' (網誌分頁 6)

精神官能症~ 相關書籍推薦!

林醫生平日門診經常被問到"醫生我如何更了解我的疾病狀況?"或者"醫生我可以看哪些書籍?"等問題,林醫生覺察到~除了透過於看診時傳遞資訊,應也可透過Blog分享這些資訊,讓網友們也能閱讀這些不錯的書籍。

在此先行推薦大家幾本不錯的精神官能症相關書籍,希望對您有些幫助!

後續林醫師將會在到書局挑選書籍閱讀,到時候另行推薦,例如:自律神經失調,恐慌症,強迫症等類型書籍,敬請期待!

《一生都受用的大腦救命手冊:100招獨家護腦祕訣,走出折磨人的情緒問題和異常行為》
-丹尼爾‧亞曼著。柿子文化出版。
"你到底是什麼了?恐慌、憂鬱、躁鬱、偏執、注意力不足、經前症候群、暴力、肥胖、失眠、暴食、購物狂、愛翻舊帳、跟蹤狂、自殺、情殺、外遇、婚姻危機、工作不順、親子關係緊張。"
從0~99歲,不分男女老少,不論乖寶寶或大壞蛋,所有你面臨的種種情緒、行為或生活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你的人格、心理有毛病,而是大腦功能出狀況!

《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馬汀.塞利格曼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觀念是一切改變的根本,而你自己是治療的關鍵。
書中仔細檢討焦慮症、驚恐症、憂鬱症、貪食症、同性戀、酗酒等問題的成因,將它們分成可以改變和不可改變兩類,然後指出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的方法。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John Medina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分子生物學家麥迪納博士分享他在大腦科學領域研究的成果,探討大腦知識對於在教室的教學以及在職場的工作能有什麼幫助。書中每一章分別解釋一個大腦守則──科學家所知道的大腦工作方式,然後提出可以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建議。當你了解大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就會明白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大腦。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

十二月 7th, 2010 Posted in 兒童心智, 失眠, 強迫症, 恐慌症, 憂鬱症, 躁鬱症

林耿立醫生

生命並非總是順遂如意,有時因自然天災或意外災害,讓人們經歷重大創傷事件,例如地震、火災、走山、土石流、飛機失事、車禍、搶劫等。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主要為人們經歷重大事件,因而引發之壓力性疾患。除了因自己親身經歷創傷外,也可能因為透過目睹歷程將創傷經驗轉到自己身上,感受到與受難者相似的情緒反應。

例如最近選舉發生槍擊事件,受傷當事者可能在此創傷事件後,不時的回想起歹徒以槍對著自己的情形,而當日目睹槍擊案的民眾也可能因為看到整個過程,因而產生相似的創傷經驗。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IV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主要是此人經歷過一種創傷事件,並同時具有經驗到、目擊、或被迫面對一或多種事件,這些事件牽涉到實際發生(或未發生但構成威脅)的死亡或嚴重身體傷害,或威脅到自己的身體完整性;且此人的反應包括強烈的害怕、無助感或恐怖感受。在成人身上創傷的反應可能是極度的恐懼或無助感,而孩童可能會以混亂或躁動的行為表現。

另外,創傷壓力症候群的患者可能會有再度體驗(反覆帶著痛苦讓回憶湧入心頭或痛苦夢見此事ex: 影像、夢境、畫面重現)、持續逃避與此創傷有關的經驗(努力逃避有關的思想感受或談話避免引發回憶)並有著一般反應性麻木,或者持續有警醒度增加的症狀(難入睡、易怒、過度驚嚇等),且症狀總期間超過一個月並且造成臨床上顯著的痛苦或損害社會、職業、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
如您或者親友在遭逢生命中的意外,而持續一個月以上有上述類似症狀,建議您找尋專業醫療協助

季節型憂鬱症

十一月 10th, 2010 Posted in 失眠, 恐慌症, 憂鬱症, 躁鬱症

今早北部的溫度又開始下滑了,今年冬季也在本週末家家”補冬”氛圍下正式報到了。冷冷的天氣下與大家分享一個與季節有關的季節型憂鬱症之認識。在看到”季節型”這樣的用語,您可能也能猜到了出它與季節時序大有關係,依據精神醫學的研究,在高緯度的國家,冬季日照明顯較少,日照時間較短的日子裡,因陽光微弱而影響腦部松果體(Pineal Gland) 褪黑激素(melatonin)之分泌,而導致憂鬱症容易復發之情況。而精神醫學界一般稱呼這種日照不足日子所引發的憂鬱症為"季節型憂鬱症"。
臨床症上:情緒焦慮、憂鬱、對事情提不起勁不感到興趣、倦怠感、嗜睡、暴食、注意力不集中等。
好發期間:症狀多半出現於秋冬之際,延續至次年春天,有時在連續數日陰雨天氣下也會發生。
治療:除了利用藥物治療外,常會合併或單獨使用光照治療。尤其對於嗜睡、暴食等症狀,光照治療的效果良好。如有合適的環境與天候,每日增加病患暴露於日照下的時間,有助於憂鬱情緒的改善。有時適度的運動亦可改善整體的狀況。
但如果上述這些症狀持續超過兩個星期以上,且嚴重影響到您的工作與日常生活,那就建議您需要儘速尋求專業人士幫忙

真的是「男人真命苦」?

由於身心科的女性患者比例較高,很多人都誤以為女性較容易有情緒問題,其實就林醫師的觀察,我們的社會強調男性必須肩負家庭的責任和事業成就的任務,認為「男兒有淚(累?)不輕彈」、「男兒膝下有黃金」,加上許多男子漢大丈夫都重視面子問題,因此造成男性才是擁有較多壓力的一群

但是為什麼求診的還是以女性居多呢?正如同之前所說,男性被鼓勵要競爭與工作有成就,造成有心理困擾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甚至認為不該表達。在這樣的惡性循環下,我們從每年所公佈的自殺死亡率就可以發現,男性的自殺死亡率遠遠高於女性,原因就在於當壓力無法承受時,其實反擊的後座力就更加的強大

而林醫師在診間也發現一種情況,雖然來就診的是太太,但其實經過了解之後,其實更有情緒問題及精神問題急需處理的,卻經常是在外面等待的先生

另外從其他統計數據發現,男性不健康行為的比例較高(煙癮、酒癮等),且也有較多慢性病、較高的死亡率。但男性卻不如女性重視保健,在門診就醫次數、成人健檢的使用率都比女性低;造成住院比率與住院花費都高於女性的情況。

林醫師要呼籲男性朋友,平常多關心自己的心情,重視友誼及與家人相處,也要對於自己的情緒更加敏感,多與伴侶或家人溝通,讓自己的肩頭壓力適時釋放。而當面臨無法排解的障礙與困擾時,勇於求助,才能在面對未來挑戰時擁有更大的體力與能力。

考生如何抒壓?

日子進入了炎熱的七月,就代表接下來要參加幾項重大考試(大學指考、基測、高普考試、各項資格考等)的考生都將上陣。而燥熱的溫度也使人更容易感到情緒焦躁不安,甚至昨天台北已經到達了38.6℃!在考試與氣溫的雙重挑戰之下,如何在大考期間不被壓力擊垮,擁有良好的應有表現?林醫師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適度的壓力是一種督促自己進步的動力,但是過度的壓力卻會影響正常的表現,我們常常聽到「我這次考試失常了!」、「他考試的時候太緊張了」,其實都是深受壓力的干擾。

壓力的來源,一般來說大致可分為三方面。

第一:對自己的期待

師大心測中心在2009年曾經調查過「基測考生與家長壓力」,結果發現基測成績在PR50到59的考生壓力最大,推測可能是因為無法掌握學習內容而產生焦慮。

第二:旁人(尤其是家人)的期待

台北張老師之前統計發現,多數考生最難消受的,是父母親的言語關心。像是:「去年你沒考上,爸媽可沒說什麼,今年就看你的了」、「爸媽努力讓你不須為家裡的事操心,你一定要好好唸書。」這些無意說出的話,反而會是孩子無法承受的壓力。

第三:與他人的競爭比較

有些考生會在心中設定同儕作為目標,將對方視為假想敵,認為自己一定要贏過對方才是成功。但是事實上每個人的能力潛質並不相同,所擅長的科目或領域也不一致,重點應該是在於發揮自己專長的部分,虛心向同儕請教別人擅長之處,才是互相成長的好方式。

壓力會對生理狀況產生影響,每個人所出現的情況也不盡相同,例如有人會失眠,有人則是腹瀉或消化不良;有的則因緊張過度,使得血壓升高而感到頭暈目眩;有的人甚至會內分泌失調,臉上冒出大大小小的痘痘

壓力的部分可透過身心科的協助來協助抒壓,首先透過與醫師的晤談,找出考生的壓力源,再逐步學習如何分解壓力或與壓力共處。例如可以透過放鬆技巧的練習、或是利用認知行為治療來協助處理壓力

另外,考生也常因為考試壓力過大,對家人發脾氣,導致家中氣氛不睦,親子關係不佳。在考試結束之後,更可以安排親子關係的會談,藉由心理師的協助,重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開啟親子間的溝通

考生最需要的是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以及均衡的飲食,林醫師先祝今年要參加大考的每一位考生,都能夠考取理想的好成績!

憂鬱症的治療-抗憂鬱劑及心理治療

憂鬱症是需要治療的疾病。一般而言,若未經治療的憂鬱症狀,會持續半年至一年之久,也有慢性化的可能,因此積極的就醫治療是恢復健康的不二法門。目前憂鬱症的治療方式主要有二:抗憂鬱劑及心理治療。

(一) 抗憂鬱劑:

現代的抗憂鬱劑發展快速,已較以前的抗憂鬱劑副作用少,安全性高。而在療效的部分,則可同時幫助憂鬱症狀的解除及預防後續的復發,且效果顯著。

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統計,約50% -75 %憂鬱症的病人對抗鬱劑有好的反應。但需特別注意的是,抗憂鬱劑雖然很有效,但也並非魔棒一揮即能帶走你的憂鬱症。使用藥物改善你的心情是需要一點時間的。

在起初的幾天,藥物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睡眠、改善胃口及保持心情鎮靜,有時也許會讓人覺得很虛弱疲倦。約規則服藥3-4週才見成效,約在1至2週後,鎮靜作用會轉而有助於增加敏銳度與提振精神。

藥物約需 8週左右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之後建議再服六個月。所以接受藥物治療不應期望很迅速的感受到藥物的效果。

一般我們在臨床上看到抗憂鬱劑反應不佳的情況,常是由於未按醫師指示服用足夠劑量或治療時間太短所致。因此,務必耐心服藥切忌操之過急。

另外,為了防範未來症狀的復發,即使已覺得自己的症狀緩解時,亦不可驟然停止就醫及服藥,務必與醫師討論後再決定。

除了發作頻率高或憂鬱症狀出現時有嚴重自殺意念或明顯的功能障礙者外,大部分的人不需終身服用抗憂鬱劑。而且抗憂鬱劑不會成癮不必擔心。

前抗憂鬱劑的種類繁多,在此建議使用抗鬱劑的民眾,不妨記住自己服用的藥名,好方便和醫師清楚溝通服藥的方式及副作用的可能狀況以及應對方法,一方面可以清楚自己狀況,同時也能維持規則服藥以達到療效。

(二) 心理治療:

目前心理治療的派別不少,而在憂鬱症的治療部分,向大家介紹下列三個有效的心理治療取向:

(1)認知行為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有自責、無助、無望等負面想法,而這些負面想法使得患者情緒更形低落,造成惡性循環。因此,認知行為治療的主要目標就在協助病患能自我覺察其負面思考,並能發展出其他可能的正向、有彈性的想法,並可在治療中練習新的認知後之行為反應。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反覆的練習,來掌握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反應,進而達到享受人生的目標。

(2)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因其人格特質而在面對外界環境變動時倍感壓力使情緒陷入低潮。因此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的目標不止於改善憂鬱症狀,更著重於整個人格結構的改善,以提高病患在人際互動中的信任感、親密感和應付能力;並增進病患忍受情緒變化的能力。藉著探討過去經驗對自己目前的影響來促進自我覺察及調適,達到改善憂鬱症狀及防範復發的目標。

(3)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

憂鬱症患者常因人際衝突而痛苦不已。而人際取向的心理治療正是藉由探討適應不良的人際關係,來學習社交技巧,增進溝通能力。經由這樣的治療,可以減少人際互動不良產生之壓力,並避免憂鬱症狀引發的人際障礙。

以上文章引自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

林醫師的分享:

這篇文章出於台北市心衛中心,林醫師認為是相當簡單易懂,卻也將許多重要觀念或迷思都做了清楚說明,值得推薦給部落格的讀者了解!

特別在藥物方面,或許有許多人對於精神科藥物還存有許多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其實由於醫療技術一直在進步,精神疾病的藥物也有了許多的改良,醫師也會根據每個人的不同狀況而選擇最適合的藥物,希望可以藉由這樣的說明,減輕大家的疑惑與擔心。

另外,目前診所所採取的治療方法也如同上面所提到,以藥物及心理治療為主。而在心理治療中,目前坊間的確有許多機構採取不同學派進行治療,而林醫師個人較認同且採用的便是認知行為治療人際取向心理治療,因為自心理治療開始發展以來,已經有許多不同的改變。而這兩個治療取向是目前認為較符合現代人的問題解決需求,不僅在國內外有較多的學術實證支持,林醫師從病人回饋中也發現的確相當具有幫助。也推薦給大家認識!

慮病症─癌症恐慌現形記

上個禮拜衛生署公佈了去年(2009)的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又連續蟬連了第一名的寶座。這讓林醫師想起之前曾經接受過光華雜誌的訪問,許多人在家人得病之後產生了慮病症的情況,希望藉著跟讀者們分享這一篇文章的機會,也讓大家從另一個角度思考自己的身心健康。

癌症恐慌現形記 (台灣光華雜誌)

「我的外婆死於口腔癌,我的口臭問題跟這有關嗎?」一位27歲女性,在網路留言版上寫下她的憂慮──她想知道,曾經抽菸、每週喝酒一次、目前三不五時感到口乾舌燥的她,是否也得了口腔癌?

針對這種心理狀態,英語有cancerophobia(癌症恐懼症)或carcinophobia(腫瘤恐懼症)的說法。它們並非身體細胞真正的癌化,而是一種「心癌」,一種對癌症的焦慮。這,恐怕才是驅策防癌經濟興起的動力。

什麼是焦慮與恐懼的源頭?精神分析的鼻祖佛洛依德,在1933年出版的《精神分析引論新編》裡,分析了幾種「焦慮」類型,其中,人們面對危險或威脅之際所產生的情感狀態,稱為「現實焦慮」,是人們的心理「對預期可能的外在傷害所做出的回應」。

行政院衛生署統計,2007年每10位國人死亡案例裡,就有3人是死於癌症(惡性腫瘤占全部死因的28.9%)。由此觀之,「癌恐」的焦慮完全成立。

更歡嘆息,無病呻吟?

「恐慌到了極致,身體也會出現莫名其妙的症狀,」台北市松德診所身心科主治醫師林耿立提出他的臨床觀察。他說,不少癌恐過度的病人或多或少都出現了焦慮的「身體化」症狀,例如經常自覺頭痛、頭暈、胸悶、氣喘、心臟無力等。

「這些病人大都曾經目睹家人罹癌的痛楚,因此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格外憂心。」林耿立曾經治療一位40 歲左右的男性病患,其父親肝癌過世兩年後,他不斷抱怨肚子右上方隱隱作痛,並憂心自己的肝臟也出了問題。

「一般早期的肝病是沒有症狀的,但即使各項醫學檢查都確定這名男子的肝臟十分健康,他還是會無來由地感到肝痛,」林耿立說。

有些癌恐病人不一定有生理上的症狀,但就是無法在「心理」上接受他們確實沒有罹癌的事實。對此,精神醫學的正式診斷名稱是「慮病症」。

佛洛伊德在一封寫給德國耳鼻喉科醫師兼好友威廉‧弗里士的信件手稿裡,首次提及「慮病症」,視其為「慢性焦慮精神官能症」的一種。而在後續討論人類「自戀」的著作裡,他進一步把此病描述成一種「內縮」的事件:患者「抽回」他對外在事物的興趣與精神能量,並轉而將它們灌注於自己的身體。

「慮病症患者懷疑自己罹患絕症,稍有病痛的徵兆,他就開始胡思亂想。」台北新店耕莘醫院精神科暨心理衛生中心主任楊聰財進一步解釋:人生發生巨變,諸如失業、失親、失戀等,都可能是慮病症的成因,患者因無法接受打擊,在逃避心理下,對周遭人、事、物喪失興趣,轉而過度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稍有異狀就四處尋醫問診,發病年齡以30至40 歲女性,且教育程度低者居多。

一人罹癌,姊姊妹妹跳起來

慮病症的希臘文字根是由「下方」(hypo)與「乳房軟骨」(chondros)組成,似乎暗指此病最早可能與女性有關。現代醫學固然認為此病無性別之分,但常見病人心理焦慮的對象以癌症、心臟病、中風等文明病為主,而癌症裡,又以女性乳癌最教人害怕。

乳癌的發生與遺傳基因有相當的關聯性;若母親有乳癌,女兒罹患乳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2至3倍,家族病史無疑是乳癌的高危險因子。基隆長庚醫院癌症中心主任王正旭曾經宣告一名病患罹患乳癌,結果「驚動」了所有的女性家屬,近如直系女性親友,遠如堂表姊妹甚至乾姊妹,也紛紛央求要篩驗乳癌。

王正旭表示,在他十多年的行醫經驗裡,還沒看過病患家屬在同一時間點也被檢出癌症的例子。但不論他如何費盡唇舌解說,還是會有家屬質疑「乳房附近為何仍可摸到小腫塊?」王正旭釋疑:與西方婦女相較,東方女性的乳房組織密度較高,尤其排卵期間因賀爾蒙分泌的關係,會導致乳房摸起來「沒那麼平滑」。然而,這些慮病的女子依舊憂心忡忡,私下大量服用健康食品以求安心。

除了常見擔憂罹患乳癌的女性病人,王正旭還曾看過一名中年男子,因頭痛問題而有腦瘤焦慮,病人四處求醫,幾乎跑遍台北至屏東間各大醫院,在疼痛科、腫瘤科、內科之間遊走,光是就醫與健檢費用就花了近60 萬元。

然而,癌恐並不限於個人,透過大眾媒體,也會引發民眾大規模的恐慌。

仲介恐懼

行政院衛生署每年年中公布國人10大死因及10大癌症統計,本是好事一樁,有助民眾提升防癌意識,但在訊息簡化及媒體聳動報導下,對癌症的認知往往發酵成癌症恐懼。

以平面媒體為例,自從「蘋果日報」成功打入台灣市場後,其他報社與電子媒體莫不跟進重視生活醫藥新聞,其中又以癌症新聞最受青睞,但報導語法多以「○○○可能致癌」為主,並找來個案癌友現身說法,更加強化了致癌因子的無所不在,以及癌症威脅迫在眉睫的恐慌感。

對於這種癌症恐懼的傳播與散佈,陽明大學社區護理研究所教授盧孳豔認為,雖然醫界對癌症成因仍所知有限,但媒體報導不但急於把危險因子與疾病的「關連性」,論述成絕對的「因果關係」(例如:女性從事多重性行為的結果,「必然」會導致子宮頸癌),更進一步順勢把罹癌的「果」歸結為少數幾個單一的「因」,搞得民眾神經兮兮,這個東西不敢碰、那個東西不敢吃,分明是自己嚇自己。

此外,衛生單位與民間團體的「口號式」的防癌宣導,有時也讓一番美意反成為民眾的焦慮來源。

盧孳豔舉例,不論是「天天5蔬果,癌症遠離我」,或「蔬果彩虹5-7-9」(每日各色蔬果攝取量兒童5份,12歲以上女性及男性各為7份及9份),都在聽似簡單、實則簡化的口訣公式裡,額外創造出「不吃蔬果就會罹癌」的恐懼。「有民眾每天擔心是否吃足5種蔬果,如果少吃一種,心裡就感覺『毛毛的』。」

「為了怕『漏吃』,只好另想辦法,把所有蔬果榨成果菜汁喝。」許多家庭主婦就像育有一子的張太太一樣,看了電視購物台大力放送的蔬果調理機廣告後,忍痛花了兩萬多元,加入「果汁防癌族」行列,貢獻於每年營業額粗估至少5億台幣的蔬果調理機市場。

藥物心理雙管齊下

在身、心交互影響下,多數慮病症患者會出現頭痛、耳鳴、心悸、口臭、腸胃不適等身體上的症狀,病情輕重不一,但並非無法醫治。耕莘醫院楊聰財主任建議「治本」的方式是,醫生協助患者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並鼓勵他們改善受慮病症影響而惡化的社交及職場關係;不過,急性焦慮或恐慌發作的時候,仍應給予抗焦慮藥物治療,以減輕患者的不適。

此外,楊聰財強調,慮病症往往反映出個人對現實生活的失望、對自我身體的知覺不足,以及社會對特定疾病的偏見(例如:癌症從前被認為是絕症),在這種時刻,「家人與親友的關愛支持極為重要,只要患者恢復對生活的熱情,重建對自己身體的認識與信心,多數人都可回到正常生活的軌道。」

重視職場健康,避免自殺危機

 

 

 

心理健康是現代人共同的課題。每個人都會因為家庭、工作、人際關係及其他生活中的困境或挫折而產生心理壓力。但是許多人因為無法妥善處理情緒困擾及壓力調適,不但影響了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會影響週遭的家人朋友。

像是大環境瞬息萬變,所面臨的挑戰與危機層出不窮,隨著企業的競爭力提升,員工於職場壓力之下,便漸漸的浮現很多問題。而因為員工在組織的態度與行為上具有關鍵的影響力,所以員工所面臨的困擾與問題,經營管理者絕對不能小覷。

在工作上,除了薪資多寡、升遷之外,因工作與生活所產生許多的困境和問題,企業主若能提供某種程度上的協助,讓員工得無任何牽掛,全心全力投入企業生產活動,藉由個人的提昇績效,才能進一步提高生產力與組織團隊的高績效

最近報章上有一連串的自殺新聞,包括著名的台商企業、警察人員等,但其實公佈在報紙、新聞上的消息,僅是自殺問題的冰山一角。我們僅能看到已經呈現在表面上的自殺死亡者及自殺企圖者,而具有自殺念頭的人,雖然我們無法看到,其數量卻比我們肉眼所見的數量更大!

以最近的台商公司連續跳樓事件來說,我們都知道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目前社會競爭激烈,除了專業外,員工健康也是影響其工作表現的重大因素,但面對沉重的壓力,許多企業在相關資源的取得與運用上並不熟悉。

事實上,國外自許多年前便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許多著名的企業不但願意安排心理健康與壓力調適的相關課程,更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綿密的關懷系統,讓員工成為最有力的守門員,協助公司有效降低健康風險成本。

據林醫師所知,行政院衛生署自殺防治中心曾於2007年舉辦一連串守門人課程,其中為了推廣「人人都是自殺防治守門人」之觀念,特別針對各科技園區與大型企業之中高階主管、職護人員、勞工安全與人力資源部門安排訓練講座。講座中除了自殺防治守門人概念外,同時也提供壓力管理的內容,使上課學員於課程實行完畢之後,能將此概念帶回各公司職場,在企業中養成守門人種子,將知識轉換為行動,達成網網相連的功效。

目前也有許多企業重視這項問題,而在內部編制了心理師的職位。但可惜的是,這樣的美意經常因人力不足或保密性的問題而導致成效有限,因此解決之道便是透過外部單位提供支援協助。透過預防性的講座與訓練,以及立即性的對員工個人的問題進行解決,不但可預先降低生產力之損失,使員工得以透過專業的助人服務,獲得職場上更佳的適應,更可讓員工對於公司有向心力,進而擁有旺盛之工作士氣,全心全力留在公司為企業奉獻一己之力,共同為公司達成訂定的目標。依過去經驗來說,執行這樣的員工協助方案,許多公司也獲得不錯的成效。

松德診所本著醫學心理的專業角度,提供量身設計且合乎需求的課程,分享最立即的醫學新知與實務經驗。不但能協助企業建立員工心理健康協助機制等各項措施、資源與管道,更能有效協助員工在生活上、工作上所遭遇的各種問題與困擾,使員工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工作,促進發展優質人力資源,讓企業組織增進生產競爭力,最終達到勞資和諧雙贏的目標。

如貴單位有任何員工協助方案(EAP)的興趣與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聯絡方式:E-mail:hwclinic.tw@gmail.com

我們將會有專人盡快與您聯繫。

企業員工協助方案 EAP

鴻海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富士康最近一連發生了幾件員工自殺的案件,引起許多評論家紛紛探討「富士康,你的員工為何總自殺?」(新華社標題)。歸咎背後原因發現,雖然富士康公司待遇不錯,但現場管理卻冷漠缺乏人性,加上近期訂單驟增,使得員工工作壓力增大。

富士康集團的商務長李金明也發表聲明承認內部管理不足,在幫助年輕員工排解工作和個人精神層面上的困惑和煩惱做得不夠細膩和條理。因此決定檢討內部管理不足,加強對年輕員工精神幫助,也開設交流平台,幫助員工走出精神困惑。

優秀的員工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但在面臨全球化金融經濟風暴、少子化與育嬰制度改變等種種勞動危機與挑戰下,全世界都開始紛紛討論,職場員工該怎樣應對各種身心壓力?

康健雜誌(2000)針對新竹科學園區所作的調查發現,近半數的園區人並不快樂。其中96.6%的人為工作感到焦慮,91.1%的人擔心自己有疾病,74.9%的人很難與人維繫感情,這些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員工的生理、心理健康和員工生產、公司利益。

松德診所本著醫學心理的專業角度,能提供量身設計且合乎需求的課程,分享最立即的醫學新知與實務經驗,協助建立員工心理健康協助機制等各項措施、資源與管道,有效解決企業組織員工在生活上、工作上所遭遇的各種問題與困擾,使員工能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工作,促進發展優質人力資源,讓企業組織增進生產競爭力,最終達到勞資和諧雙贏的目標。

為什麼要進行員工協助方案(EAP)?

對企業而言:

協助新進員工及一般員工適應工作與環境。

增強員工對企業組織之向心力與凝聚力。

減少未來問題處理之成本,樹立良好企業形象,增進企業競爭力。

穩定勞動力與人力資源,提高工作績效與士氣,降低離職率、缺勤率。

對員工而言:

協助員工解決生活上之問題,提昇整體生活品質,促進身心健康。

促進員工良好之人際及工作和諧關係。

協助員工自我成長,引導其生涯發展。

進行員工協助方案(EAP)的方式

內容

效益

方案使用說明會

針對全體員工說明此方案之使用性,並宣傳此資源運用。

中高階主管心理檢測

心理師可提供各項測驗,協助中高階主管或員工瞭解自我成長,協助企業處理中高階主管或員工專長發展、工作調適、職位轉換、生涯發展、退休規劃、離職安置等議題。

心理諮詢門診

由醫師及心理師親至企業提供諮詢門診,可協助員工了解自己是否需要協助,並解決較輕微的心理困擾。

心理健康講座

依企業所需之主題,針對員工生活相關議題,提供所需之舒壓、人際、心靈、生活調適等健康心靈講座課程。(如工作與人生、人際溝通與溝通技巧、激發潛能、樂活生活等)

人際關係、情緒EQ成長團體

針對企業員工需求,量身訂做成長性、支持性、治療性團體,以增強自我功能與處理生活人際關係之能力,使員工產生互相支持的力量。

個別諮商輔導

協助個人工作調適、抒解工作及精神壓力,解決個人婚姻問題、家庭親子關係、人際相處等問題。

企業志工訓練

協助企業內部設置員工協助方案志工組織及專責單位,安排相關的在職訓練及個案研討,瞭解必要的輔導技巧和知識。

資源轉介

依員工問題的性質與狀況,給予不同等級之協助。除個別諮商輔導外,亦可提供需要精神醫療協助的員工保密且專業的醫療協助,以達到適時且適當的處理。

如貴單位有任何員工協助方案(EAP)的興趣與疑問,歡迎與我們聯絡

聯絡方式:E-mail:hwclinic.tw@gmail.com

我們將會有專人盡快與您聯繫。

瞭解助眠藥

林醫師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醫師,聽說安眠藥會越吃越重?那我這樣會不會上癮啊?」、「人家說吃安眠藥會影響大腦,所以會變笨,那我還要吃嗎?」這些似是而非的迷思常常讓許多為了失眠而苦惱的患者變得更加痛苦。

目前較常用的助眠藥物有兩類,第一種為benzodiazepine類(簡稱BZD,例如FM2),第二種則為non-benzodiazepine類(簡稱Non-BZD,例如使蒂諾斯)。第一種BZD的藥物作用在於幫助睡眠與抗焦慮、肌肉鬆弛,而第二種Non-BZD的藥物則專一作用在於睡眠,所以一般認為Non-BZD類藥物的助眠效果較快,作用時間適中,白天也較不產生爬不起來的情形,也較少出現四肢無力感。

這樣看來似乎Non-BZD類藥物是助眠的最好藥物,難怪許多人也相當喜歡使用使蒂諾斯。但是林醫師從門診上發現並不是這麼一回事。原因在於現代人工作繁忙,家庭負擔與人際相處的壓力增大,導致有許多患者都有失眠的困擾。但是一般人都認為既然睡不著就吃點助眠藥物來幫助,卻忽略了探究失眠的背後原因,只針對失眠的問題做處理。一開始可能吃少劑量的助眠藥物就可以順利入睡,但是過一陣子效果就變差了,於是自己擅自加重劑量,惡性循環之下,便誤認為是藥物會越吃越重了。

其實失眠症狀有可能是其他疾病所引起的,例如焦慮、恐慌,若是能搭配一些精神安定劑或者抗憂慮的藥物,在身心症狀解除後,睡眠情形自然就會變好。助眠藥物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讓睡眠獲得改善,但在沒有解決身體或心理方面真正影響睡眠的原因下,失眠的問題還是會一直持續下去。所以當出現失眠的情況時,建議還是要親自到診間與醫師詳細討論失眠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讓失眠的情況盡快改善

最擔心的狀況是有些人認為失眠只是小問題,便擅自到藥房買助眠的藥物,或拿朋友家人的藥物來使用。殊不知其實助眠的藥物也有分許多種,例如依照作用效型便可分為長、中、短效型,或是依作用方式也可分成協助快速入眠、避免早醒或者針對淺眠各種不同的效果,因此都需要透過醫師的了解之後再下處方,才能有效協助患者獲得良好的睡眠品質。

至於怎樣才算充足睡眠則因人而異,例如我們常聽說正常睡眠時間為8個小時,但是老年人則普遍有早醒、淺眠、間斷性睡眠的情況。一般而言,只要起床時覺得精神飽滿有元氣,不管真正睡眠時間是幾小時,其實就已經足夠了。而目前正服用助眠藥物的讀者,透過藥物的輔助,若能同時保持健康的飲食、規律的生活,配合適度的運動,便能協助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而再與醫師討論之後,更能逐漸減少助眠藥物的使用頻率,擁有良好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