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Posts tagged '精神科'

深度心理治療

深度心理治療在歐美國家已經行之有年,很多人都有與心理師固定會談的習慣。治療方式主要是透過在諮商室與專業心理師、身心科醫師的分享與陪伴中,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目前的情況,釐清自己的想法、觀念及價值觀,並建立一個安全且開放的練習情境,讓治療師或醫師協助您處理心中的困擾。

在診間或電話中常常會聽見這樣的疑惑:「醫師,像我這樣的情況也可以做心理治療嗎?」其實心理治療可以協助我們處理許多方面的問題,舉凡情緒方面(憂鬱、焦慮及悲傷)、工作壓力、兩性關係、婚姻家庭、親子關係、個人生涯探索、社區適應困難,甚至家屬心理協助、藥物或物質使用與成癮,以及飲食與體重控制都有幫助。

經常有人好奇心理治療真的有效果嗎?林醫師必須很誠實的說,心理治療的重點在於病患與心理師必須先建立起互信坦承的治療關係,再共同協議出一個雙方都認為可以達成的治療目標。而心理的問題其實就像其他的慢性疾病一般,絕對需要耐心的配合治療,才能達到您所希望的效果。

因此林醫師在此要特別再次不厭其煩的重申,心理治療絕非花錢買時間與人聊天的行為,而是雙方必須投入精神,治療師更需融合許多經驗、素養與訓練的專業技術。

我們身處在醫療資源非常充沛的台灣,我會建議任何身心問題都可以先請醫師評估,若是對於心理治療有任何疑慮或擔心,也都可以尋求醫師的說明與澄清。在與醫師討論過後,如果雙方都同意有轉介心理治療的必要,再請醫師幫忙轉介。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初步開始進行的顧慮,另一方面,也能藉由醫師的評估與說明,了解心理治療的效益何在。

每個人生命中都有許許多多的難關要面對,而我們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當面臨這些課題的時候,都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陪伴。

林醫師專訪:談孕婦用藥(精神科)

上個月林醫師接受了媽咪寶貝雜誌的專訪,談有關孕婦用藥的安全、產後憂鬱症,與身心科相關的替代治療方法。昨天已經接到熱騰騰剛出爐的雜誌,編輯們很用心的整理,相信可以帶給有需求的讀者適切的了解,減低在懷孕期、哺乳期的用藥擔心,以及預防產後憂鬱症的發生

林醫師也發現這期文章除了身心科、精神科的用藥問題外,更包含了其他不同科別的注意事項,內容相當豐富,在這邊推薦給有興趣的讀者閱讀觀看。

松德診所診間也提供部分的公共讀物,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在候診時閱讀。

NIMH文章(四):躁鬱症患者能從治療當中獲得什麼?

十月 2nd, 2009 Posted in NIMH, 躁鬱症 Tags: , , ,

躁鬱症目前沒有根治的方法,但可以有效的長期治療,持續的接受治療是最好的控制方法,可以避免重複復發。在躁鬱症支持性系統的研究計畫中,超過一半以上的躁鬱症病患在接受治療之後,康復期可以維持超過一年以上。此項研究所指的康復為患者必須至少維持八週以上的時間,僅出現兩個或更少的躁鬱症症狀。

然而即便在適當治療下,情緒的改變依然會發生。從研究中得知,幾乎有一半的康復者仍會有無法根絕的症狀,這些人經常會在復發後回歸憂鬱的狀態。躁鬱症患者若有其他心理疾病,復發的可能性便會增加。科學家們並不清楚,這些其他疾病或持續性的症狀是如何提高復發的機會。對於部分的人來說,結合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可能有助於預防或延緩復發

如果病患能和醫師緊密配合,開放地討論自己的擔憂與選擇,治療便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每天定期追蹤情緒與症狀的變化,可以幫助醫生估評病患的治療情況,醫生有時候得改變治療計劃,以確保能最有效的控制病情,精神科醫師必須參考這些改變才能調整藥物的種類或劑量。

摘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中文翻譯:李碧蕙、洪紫瑋

校閱:楊景然醫師

NIMH文章:(三)躁鬱症的情緒起伏

九月 30th, 2009 Posted in NIMH, 躁鬱症 Tags: , , , , , ,

除了躁期及鬱期之外,躁鬱症會導致一系列的情緒起伏,詳見圖表

 

 

 

 

圖表左側為嚴重憂鬱、中度憂鬱及輕度憂鬱。中度憂鬱可能產生較不極端的症狀,而長期或慢性化的情緒低落則稱為輕鬱症。圖表中間則為正常或平衡的情緒,

圖表右側為輕躁症或嚴重躁症;躁鬱症患者會感受到輕躁的狀況。在輕躁期中,至少持續一個禮拜的時間,患者會有別於典型躁期的精力和活動力增加,但不需要緊急照顧。一個人在躁狂期會感覺良好、有很好的生產力和表現,儘管家人或朋友認為他有類似躁鬱症的情緒起伏,他仍然覺得什麼事都沒問題,然而在沒有適當治療之下,輕躁症的人會發展成為嚴重躁症和憂鬱症。

在混合期裡,症狀包含了激動、睡眠困難、食欲改變及有自殺的想法,人會同時感覺非常難過或絕望,以及精力充沛。

有時,躁症或鬱症的患者會出現精神疾病的症狀,例如幻覺或妄想,這些症狀反應出人的極端情緒起伏,例如躁症患者的精神疾病症狀可能有認為自己非常有名、富有,或有特別的能力;相同地,鬱期的病人可能認為自己一無所有或犯下罪行。因此,有精神疾病症狀的躁鬱症患者有時會被誤診為另一種與幻覺與妄想有關的嚴重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

躁鬱症的人可能會有行為問題,他們可能會酒精或藥物濫用,人際關係出問題,或者學校及工作的表現不佳,一開始並不易辨認為是肇因於心理疾病的問題。

摘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中文翻譯:李碧蕙、洪紫瑋

校閱:松德診所身心科 楊景然醫師

NIMH文章:(二)什麼是躁鬱症?

九月 28th, 2009 Posted in NIMH, 躁鬱症 Tags: , , , , , ,

第二則跟大家分享的NIMH文章是躁鬱症,感謝松德診所楊景然醫師在百忙之中協助校閱,各位讀者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還是相當歡迎與我或楊醫師討論喔

躁鬱症又稱為雙極性疾患,是一個嚴重疾病,對於人的情緒、活力及其他的功能產生很大的改變,躁鬱症的症狀跟一般人的情緒起伏不同,他是非常劇烈的。

躁鬱症者在情緒上有著戲劇化的改變,會在極度地亢奮、焦躁和難過、無望中循環,有時在中間會有一段情緒平穩的時間。隨著情緒的變化,患者的活力及行為也會有劇烈地改變。這樣的情緒亢奮和情緒低落時期分別稱為躁期與鬱期。

躁鬱症患者在不同時期中會經歷到不尋常的劇烈情緒,稱為”情緒起伏期(mood episodes)”,在一個過度高興或亢奮的狀態,稱為躁期,而在極度難過或絕望的狀態,便稱為鬱期,有時在情緒起伏期中同時包含了狂躁和憂鬱的徵狀,稱為混合期。躁鬱症患者在情緒起伏期時也可能會暴躁易怒。

精力、活動力、睡眠及行為會隨著情緒產生嚴重改變,躁鬱症患者可能會持續感到情緒的反覆,而不是獨立分離的躁期和鬱期。

如果幾乎每一天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有一些狂躁或憂鬱的症狀,至少持續一至兩個禮拜,可能便是躁鬱症的患者。有時症狀甚至嚴重到使人無法正常工作、上學或從事家中事務。

躁鬱症的症狀如下

狂躁或躁期所包含的症狀 憂鬱或鬱期所包含的症狀
一、情緒改變1.長時間感到很亢奮、過度地開心或坦率。

2. 非常易怒、焦躁,覺得很神經質或興奮。

二、行為改變

1.講話速度很快,容易從一個主題跳到另一個主題,出現跳躍式的思考。

2.容易心煩意亂。

3.增加目標導向的活動,像是訂定新的計畫。

4.煩躁、靜不下來。

5.睡眠很少。

6.對於自己的能力有不切實際的自信。

7.行為衝動、會參加一些有趣但危險性高的活動,像是花錢狂歡、衝動性行為和商業投資。

一、情緒改變1.長時間感到擔憂或空虛。

2.對於平常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包括性。

二、行為改變

1.感覺很累或無精打采。

2.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降低及難以作決定。

3.覺得焦躁不安或易怒。

4.飲食、睡眠及興趣改變。

5.有想要自殺的念頭或企圖自殺。

摘自: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中文翻譯:李碧蕙、洪紫瑋

校閱:松德診所身心科  楊景然醫師

喂! 好好!! 待會call你,我在精神科門診 2009.07.07

七月 7th, 2009 Posted in Blogs Tags: ,

其實,老人的憂鬱症比較常見的症狀跟年輕人不一樣,通常並不是心情低落為主要症狀,也不是不好好種植番薯葉。比較常見的症狀多是所謂身體化症狀,例如胸口悶;常常心悸啦,身體常常有疼痛的症狀,所以常常會去服用止痛藥,常常去診所報到,或是出現一些醫學無法解釋的疲勞等等。

不過這位阿嬤呢?他的診斷倒是蠻典型的,就是失眠啦,想很多負面的事情,常常想到過去已經離開的人,沒有體力,記憶力不好等等。憂鬱症的核心症狀:心情低落跟對事情提不起興趣都有。我想任何人如果有這些症狀,應該都不會想好好做家事,也沒體力去做,當然阿嬤的菜園也就慢慢荒蕪了!

我在確定阿嬤沒有失智症和其他身體疾病後。就給她一些抗憂鬱的藥物,以及一種叫美舒鬱的藥物,這種藥物是義大利所研發出來的一種藥物,一開始是用來治療憂鬱症,作為抗憂鬱劑,但是效果不知道是不好,還是因為不會義大利文,醫師讀的是美國教科書,所已對這種藥只有輕輕帶過。所以慢慢的醫師的相對就不是處方很多。這藥物很有名,在一本叫做PROZAC NATION的美國暢銷小說上有提到,在美國這個到處都有盛行看蝦子的國度中,這本書第一頁就提到了赫赫有名的百憂解,鋰鹽以及這個藥物。

在國內呢,處方最多應該是精神科醫師和泌尿科醫師,精神科醫師利用他的鎮定作用來幫忙病人睡眠,泌尿科醫師利用藥物來當忙性功能障礙的男性朋友們。而筆者之所以會給這位阿嬤的原因,不知道讀者猜到沒?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我們的睡眠會越來越少,越來越提前。這讓我想起以前去早晨去5點去爬山,路上都是上了年紀的阿公阿嬤已經要下山了,心中默默想撓到這些人可以摸黑3點爬山嗎?

給美舒鬱有一個目的是,大部分的助眠劑都不能提供深層睡眠,而這個藥物卻可以帶給病人深度睡眠,而且他不是安眠藥,不會有成癮的問題。所以這位阿嬤服用後其實睡眠改善蠻多的。

其實當初給阿嬤這藥物時,自己有些擔心,因為有些人服用後會有些眩暈的感覺。醫師雖然知道這是藥物的副作用但是總不能納出藥理課本跟病人說吧,那些Alpha,beta拮抗劑等等名詞對病人根本沒有意義,有意義的是這藥會不會讓我一夜好眠,不會起床後眩暈。

這也就是國內外的醫師都會開其他的藥物,例如安定文,憂樂丁或是使蒂諾斯等等。病人不眩暈,起床精神好,都會比較覺得開藥的醫師很厲害。到不是這些藥物不好,只是藥效有其特別的地方,所以也就沒給這位阿嬤啦!!!

喂! 好好!! 待會call你,我在精神科門診 2009.06.29

六月 29th, 2009 Posted in 其他資訊 Tags: ,

買完後,進入診所前,趕緊將身上的ipod拿下來,裝成一副彬彬有禮的樣子,將自己的領帶整理好,打聲招呼,很靦腆的微笑一下,進去診間打開電腦,然後請護士趕緊讓病人進來。病人有些是南部上來看病的,自己真的有些不好意思!如果計算他們坐火車的時間等等,我猜早上四五點就得起床了。對於很多憂鬱症的人,四五點應該是迷迷糊糊要睡著的時候吧。

病人大概是六十多歲的阿嬤了,所以我很直覺的用台語跟他溝通,這一招我想不只是心理學應用在精神科吧!其實我是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例如跟綁匪談判的技巧,跟商家討價還價時都要搏感情的。看你怎樣來看這件事,可以說是要貼近民眾….不對不對,這是政治語言,應該說是要去同理個案,了解他的次文化。然後呢,學會反映個案的心情與內在想法,利用主動傾聽與鏡射,然後讓個案能感覺被同理。總之,說了一堆術語,還不就是要讓病人知道,精神科醫師不是在跟你"談談"而已。

這位阿婆很木訥,所以我沒甚麼壓力,一來台語是我的母語,二來南部的次文化我也了解,所以問問他家裡的種植番薯葉的情形後,我還是很快的切換頻道去問她憂鬱症的情形。畢竟後面還有病人,不能離治療性會談太遠。

陪她來的還有其女兒,因為是複診,所以她不再問我媽媽的診斷是甚麼,反而問我藥要吃多久?

於是我跟她解釋,母親服用的是標準的抗憂鬱劑,一種叫做樂復得的藥,因為已經服用幾星期了,看起來其憂鬱症的症狀好轉很多,大概好好服用一年左右,是可以考慮減藥停藥。不過呢?以我的經驗,我知道後面一定要再解釋很多以及安撫病人,否則大部分人聽到"一年",臉部給我的感覺是–"醫師阿,你確定要吃那麼久嗎?" 然後又是吃藥不好會傷肝傷腎的問題再考我一次。

所以呢?我只好趕緊說根據"美國"(感覺比較高科技一點)的醫學研究,憂鬱症第一次發作大概要服用一年的藥物,以避免復發,然後再從桌子裏頭拿出一樁圖式表,來個眼見為憑。其實這些還是有醫學根據的,只是在診間,我總不能跟這位60歲的病人解釋甚麼叫做憂鬱症復發機率,哪些人容易復發?第一次發作之後,一輩子還有多少機會復發吧!

不過還好的是,病人還是很感激 "啊!醫生阿,甲了都囉順順阿,不然都照安咧甲"。突然之間,自己好像抓到浮木,在茫茫的星期一早上,不可置信的覺得遇到貴人。趕緊說"對呀對呀,好好甲,會好的,停太早,我驚妳又"拿"起來"。

時間回到初診時,跟很多年紀大的憂鬱症病人一樣,通常是兒女發覺不對帶她過來的。通常病人會沒有活力,整天待在家裡不想動,而且常常會胸口悶,或是常常去看醫生,打點滴…等等。所以呢,這位病人家屬也就吃不到好吃的番薯葉,於是趕緊帶病人來就醫。

NIMH文章分享:恐慌症、ADHD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是一所贊助全美有關腦部、精神疾病和心理健康相關研究的聯邦機構。他們研究大腦不同區域的運作和彼此之間的相互關係,進一步發展可行的預防與治療方法,協助人們克服在就學、就業和生活上的障礙與腦部疾病。

NIMH出版了一系列專業的身心疾病相關文章,林醫師在此先分享有關於恐慌症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兩篇文章(已翻譯為中文),文章內容都相當好讀、易懂,希望能帶給大家更多的認識。如果有任何的疑問,也歡迎您留下問題與林醫師討論。

點此下載「恐慌症的症狀和進程」

點此下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喂! 好好!! 待會call你,我在精神科門診 2009.06.16

六月 14th, 2009 Posted in 其他資訊 Tags: ,

星期一早上,坐在往診所的公車上,心中還在想昨天在高鐵上的一幕!一個20出頭女孩拿起手機很大聲的對對方大聲咆哮”你不知道我有憂鬱症嗎?現在我正在看醫師咧!等一下回家再說”。

心中突然跑出很多想法; 這真是時代變了嗎?憂鬱症變成可以毫無顧忌的大聲說出來?身為一位精神科醫師,我頓時間想了很多問題。這女孩真的是憂鬱症嗎?以我的猜想,這應該是副診斷,主診斷應該是一些像是邊緣性人格等等比較可能。那電話那頭是誰,通常一位20歲的少女,會這樣毫無顧忌對對方吼叫,經驗跟我說,通常是那位女孩的媽媽,可能是有些家中的衝突。或許媽媽比較情緒化,同樣的在這位少女身上也看到比較歇斯底里的表現。第二個可能,我猜是她男友,情緒化的起伏通常出現在這樣的女孩身上,當然她的男友對這些狀況應該也不陌生。不過因為那女孩只短短的說了那幾句話,我實在很難再推斷下去了。

但是令我驚訝的是,全車的人好像都沒有人肢體語言體上的反應,例如厭惡、不禮貌,或是驚訝這位女孩的大膽行徑等等。我知道人與人溝通時,非語言的動作大概表現了百分之八十,但是我沒”聽”到有乘客對這位女孩說話。可能是大家太累了吧。但是難道大家都不好奇嗎? 有誰會坐高鐵去看醫師? 又大喇喇的在車廂裡談到自己有憂鬱症。有時候我自己都在想,精神科一直談到去標籤化,這位女孩是一位已經在”去標籤化的台灣社會”下表達自己情緒呢?還是憂鬱症已經是一種社會現象,一種媒體中的大眾文化用語?

不知不覺的車子已經到站,慌慌張張的掏出悠遊卡,”ㄅ一”一聲趕緊下站。沒錯你沒有聽錯,是只有一聲,絕對不是”ㄅ一ㄅ一”兩聲。到診所的路上我想,該不會現在就有人了吧?台北市的街頭,可能是星期一的關係,人不多,但是附帶一提的是,女性比較多,這又是怎樣的文化現象呢?

是女性自己不開車,還是有其他原因? 時間大概是九點過六分,雖然是遲到了,但是因為是診所,所以也沒有人會記點投訴給院長室或是護理長電話猛call。聽說在中南部有所謂早診,通常是早上六點左右開始。而且是橫跨內外科,連精神科都是如此。通常是阿公阿媽起床跟醫師…..

走到門口,哇!已經有人在等了。精神科候診間是一個有趣的地方,病人有時會自己來,不敢讓家人知道。

因為這些家人通常是專家,覺得要凡事自立自強,心病還要心藥醫。自己想開一點就可以,只要不鑽牛角尖,哪有憂鬱症這種事,想當年;如果是女性家屬的OS是”我們在那個年代是台灣經濟奇蹟幕後的英雄,含辛茹苦還不是撐來了。(感覺畫面帶到客家媽媽很辛苦的帶孩子長大,庭院還有曬魚乾和打孩子的竹子);男性OS:我很明理,有憂鬱症就該治療,只是我家那孩子不是憂鬱症,就是壓力大一點而已。

…..(先寫到這 請大家給我點意見吧!)

林醫師的精神科周記

六月 12th, 2009 Posted in 其他資訊 Tags: ,

最近林醫師決定開始寫一些比較平易近人的文章,讓大家不再會覺得精神科好像是很神秘,恐怖的科別,哈哈!!老實說,當初我在當實習醫師時還是有點怕怕的,後來去當住院醫師,當我要”接”第一個病人時,心中也是很緊張,那位病人是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雖然有學長在旁邊,但是還是很無助,因為我不知道要問哪些問題?雖然知道一些理論,但是要親自下海的感覺,我還是覺得自己很嫩很菜!

不過當然還好啦,畢竟精神分裂症不會很難診斷,加上他是複診,算是老病人吧!偷偷看一下舊病例,跟家屬談一下治療方向。就這樣開始呢我的精神科醫師之旅!

想寫東西已經很久了,但是寫很學術,大家不想看,我個人覺得台灣民眾不是很有興趣,大家還是喜歡花俏的東西。如果寫比較通俗的東西呢!感覺跟我比較像,俗俗的!但是又覺得會破壞形象。我還是覺得民眾都覺得像是醫師啦老師啦要穩重一點,好像這樣大家會比較信任,最好醫師是主任或是名醫之類的。

還好最近請教一下林萃芬心理師,他還是鼓勵我慢慢的寫,所以啦,英文說ACTOI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就從今天開始好好寫吧!

 

來個一星期出刊一次好了………..。一次一千字不知各位讀者回饋如何!

 

還是希望各位給些意見!!!訂閱個RSS等等之類的…..推一下網站看看哪天自己可以不可以當個小作家………。總覺得當初自己聯考國文考90.5分,已經給他可以直升中文系了,還是要努力爬一下格子,才不辜負當初國文老師趙老師!!!

 

ps:本人一個很討厭別人的爛國文,尤其是報紙的爛國文,但是各位如果發現有錯別字或是用字不當的話,那就請告訴我本人,會一個好好給他努力加強的。

 

因為不想寫很生澀難懂,所以如果讀者覺得粗俗請見諒,你總不希望我每天寫聊齋那種諷世的文章,愛聽秋墳鬼唱詩之類的文章,或是蘇東坡連晾畫都可以寫出大作(就是曬宣紙啦)。當然不這樣做,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自然輸入法的邏輯是白話文,寫的文謅謅很難讓輸入法去瞭解。改起來很痛苦。

 

就定星期一開始PO文吧

 

文章主題就定"媽!我在精神科門診,等一下CALL你"

 

這感覺比較符合白話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