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Posts tagged '精神科' (網誌分頁 2)

與生病家人溝通及日常相處的秘訣

溝通本來就是一門不容易的藝術,而與生病的家人溝通時更加需要技巧和耐心。

以下我們將舉出一些常見的溝通問題與如何有效溝通的方法及建議,讓大家作為與生病家人溝通時參考的原則。

一、家庭中常見的溝通困難:

(一)不恰當的非語言溝通行為:
大部份家庭都會利用非語言方式來表達情感,像是透過身體距離、眼神等,而非語言溝通常見一些問題,像是溝通時很少眼神接觸、臉上沒有表情、講話聲音平淡,或是說出來的話跟心裡的真實感情不一致。

例如有個媽媽擔心女兒因為食慾差而吃不下飯,特地去買了女兒最愛吃的肉羹回來後,卻用著不情願的語氣,從樓下對在二樓睡覺的女兒大喊:「肉羹買回來了,要吃自己下來吃!」。

事實上媽媽的本意是關心女兒,可是用了不理想的溝通方式卻會讓她的心意被打了折,當下聽到這麼大聲又不情願的語氣,又是從這麼遠的地方傳來,可能也會懷疑起媽媽的誠意也無法讓女兒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與家人或病友溝通,應特別注意語言和非語言的訊息是否一致,而說話時眼睛不看對方或沒有表情都容易被誤認為是在生氣。

(二)不恰當的語言溝通行為:

有一些在溝通上常出現的不恰當行為值得我們注意:

(1)模糊的溝通:有效的語言溝通應該要能清楚指出明確的「行為」所引起的情感反應。

例如有個爸爸對正要出門工作的兒子說:「你今天很不錯喔!」,其實這就是很模糊的語言表達,因為他並沒有指出是哪一些事情很不錯,也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建議可以改成:「一早就看到你穿戴整齊,不用母親叫醒你,就自己準備好要出門工作,我真的覺得很高興。」

(2)過份概括化的陳述:我們在表達生氣、失望、怨恨的負向情緒時,常常會出現過份概括化的陳述,但這樣的陳述卻是扭曲事實且帶有傷害性。

例如有個孩子常常會發脾氣,母親責怪她時說「你是整個家族最糟糕的孩子」,這樣生氣而過份放大的話語,很容易造成對方的挫折感或讓他對家人的敵意增加;因此在責備的時候,應該要適度或只做符合事實的中性陳述。

二、有效的家庭溝通原則:

(一)對正向的行為表達出正向的情感:
有效的正向情感溝通,是能正確的告訴對方,他這樣做是正向的,且清楚的讓對方知道你對他如此做的正向感覺。尤其是病人在居家生活時,建議家人應該要在他表現出期待的行為,或是出現好的行為表現時,即時表示出正向的情感反應。舉例來說,如果懶散的孩子在吃完飯後主動收拾碗筷,媽媽可以對他說:「小明,你今天幫媽媽收拾碗筷,媽媽覺得很欣慰,謝謝你!」

(二)對特殊的行為改變做正向的要求: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聽到命令句,像是「你應該…」,「你必須…」,這種語氣會讓對方覺得必須服從命令,有被強迫的感覺。
像是有個媽媽說「小明!你看現在幾點鐘了,明天要上學現在還不去睡!」,其實建議可以改成:「小明,現在已經十一點了,如果你能早一點睡,媽媽會比較安心,何況明天還要上學呢!」這樣的語氣就能夠讓對方清楚知道,你的期待與感受是什麼。

(三)積極的傾聽技巧:
傾聽不但能促進家庭內的溝通,而且還是化解危機的一項重要技巧,它包括下列幾個核心要素:眼神注視講話者,注意聽他說的內容並且點頭回應「嗯!」、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請求澄清、確認所聽到的內容、澄清所觀察到對方的情緒和態度。

三、與生病家人相處的原則:

(一)尊重和接納:
被否定的心情是相當令人氣憤的,而當病人的話被指為無稽之談,也會讓他覺得不被相信和痛苦,如果家人任何事都替他決定安排好,會讓他覺得不被尊重,沒有自我,永遠長不大。其實接納與尊重病人的感覺,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並不容易做到。
有個例子是一位病人對媽媽說:「我現在覺得很煩,很想發脾氣」,但此時媽媽正滿頭大汗的做家事,心想這個二十五歲的女兒,整天無所事事,什麼事也不幫忙做,一氣之下就沒好氣的說:「你天天在家吃飯、睡覺、看電視,已經夠好命的了,有什麼好煩的!」,這時病人可能覺得媽媽不瞭解她,不關心她的情緒。
經過幾次之後,她可能就不願再開口了。
建議病人的家人可以儘量保持耐心,可以改成說:「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想發脾氣呢?坐下來我們談一談。」

(二)鼓勵和讚美:
每個人都喜歡被鼓勵和讚美,這會讓生活產生希望的動力,也可以使人增加自尊與自信、引起改變的動機。
家人通常對病人會有許多期待,建議可以利用鼓勵和讚美的方法,有耐心地引導病人做漸進式的改變。

(三)讓病人有宣洩內心情緒的機會:
病人會因為病情的影響,說話的內容可能不恰當或表達不清楚,使得家人經常沒有興趣聽他說話,而在當病人有悲觀的想法、自殺的念頭出現時,往往也無法及時察覺。
病人的情緒有一部份是受症狀的影響,但另一部份往往是源自家人的反應。當他發脾氣或哭鬧時,建議讓他有發洩的機會,等到心情平靜之後,再去問他原因,不要爭辯地傾聽他的心聲。不管最後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重要在於你真正地關心他、尊重他和接納他,之後再以漸進的方式教導他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這樣他發脾氣的次數將會減少,家庭氣氛也會趨於平和。

文章同步刊登於松德診所身心科網站

松德診所推薦書籍

一、過動症與注意力不足

1.《10天內,孩子不再是小霸王》-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著,陳昭如譯。新手父母出版。
一份專為四到十八歲孩子所設計的十天改造計畫。
全書深入剖析孩子偏差行為的成因,教導父母以全新的角度認識這些偏差行為的來源。
這個十天計畫每日循序漸進,提供具體而實用方法以改善孩子的行為,
同時並附有許多精采生動的個案故事,為正為偏差孩子所苦的家長指點迷津。
2.《10天內,培養專注力小孩》-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著,陳昭如譯。新手父母出版。
你的孩子並不是懶惰或沒有學習動機,他可能有長期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問題。
柏恩斯坦博士的十天計畫新穎、有效、而且具原創性,
適用於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孩子,包括有ADHD及其它症狀的孩子。
3.《注意力不足症候群》-臧汝芬醫師著。宏欣文化出版。
每一個小孩都需要被擁抱、被愛、被讚美、被肯定,只有這樣,
孩子才會發展安全感、自信心,甚至自尊。自尊的建立需靠父母不停的接納與肯定,
缺少其中一項,孩子會自卑、膽怯或者自我放棄。
作者將所學與在團體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父母心聲與困惑撰寫成書,使更多父母可以因此書受惠。
更盼望兒童在父母看書後,因管教態度改變而能更快樂、更健康的成長。

二、躁鬱與憂鬱症

1.《千萬別對躁鬱症的人說加油!》-田仲流著,王立言譯。如果出版。
躁鬱症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用漫畫就能輕鬆了解!
簡明的短文配合輕鬆的漫畫,讓您學會如何與躁鬱症患者相處,
並立刻具備所有關於躁鬱症的基礎知識。
2.《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野村總一郎監修,張尚文審定,李曉雯譯。新自然主義出版
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透過深入淺出、體貼入微、完全圖解的編輯手法和寫法,
讓人一看就懂、任何人都能輕鬆理解。精緻的插圖,簡單明暸的表格,以及一般大眾容易忽略的細節提醒,
兼具知識深度與方便閱讀性,適合各種年齡層和教育程度的讀者閱讀,輕鬆了解憂鬱症的成因和治療的最新方式。
3.《憂鬱症》-春日武彥監修,沈晟審定,李幸娟譯。世茂出版
憂鬱症又稱為「心的感冒」,但只要與主治醫生合作,確實治療,便可以痊癒。
本書從身心層面的各種憂鬱症症狀談起,內容涵蓋了發病的起因、治療與藥物的服用、
家人的照顧及回歸社會的應對等,以圖文、表格並重方式,在文字敘述之中穿插圖表,方便讀者閱讀,
對憂鬱症患者及家屬極有參考價值。

三、精神官能症


1.《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馬汀.塞利格曼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觀念是一切改變的根本,而你自己是治療的關鍵。
書中仔細檢討焦慮症、驚恐症、憂鬱症、貪食症、同性戀、酗酒等問題的成因,
將它們分成可以改變和不可改變兩類,然後指出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的方法。

2.《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John Medina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分子生物學家麥迪納博士分享他在大腦科學領域研究的成果,探討大腦知識對於在教室的教學以及在職場的工作
能有什麼幫助。書中每一章分別解釋一個大腦守則──科學家所知道的大腦工作方式,
然後提出可以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建議。當你了解大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就會明白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大腦。
文章同步刊登於

害羞,孤僻,還是社交恐懼?!

三月 10th, 2009 Posted in 恐慌症, 憂鬱症 Tags: , , , ,

25歲的小安一坐下來,就緊緊的揪著被包的背帶,像個羞怯的孩子一樣,盯著桌面空白的紙張,不敢看著我。明明是清冷的三月天,小安額頭上卻冒出了斗大的汗珠。「怎麼啦?」,小安嘴巴囁嚅著,聲音很小,「我從國小就很怕被點起來回答問題,明明是知道的答案也說不出來,很怕自己會出糗…是我太害羞了…還是真的生病了?快畢業了,想到要口試跟之後找工作面試就更緊張。我這樣要怎麼辦…」小安說到這裡頭抬了一下,看到我的眼睛又閃躲了起來,話也說不下去。

你知道嗎?根據估計,我們身邊平均每八到十個人,就有一個人過著跟小安一樣不安的日子。而且這些對於社交關係不安與害怕的情形,大多是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一直持續影響著就學、工作、婚姻、家庭等種種重要的人生階段。而這些人困於症狀,往往只能默默承受痛苦,就醫的比例相當的低,也往往是拖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才來就醫。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也名社交焦慮症(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最主要的症狀是,害怕在一般的社交環境中成為他人眼光的焦點,憂慮自己會出糗、難堪而有持續的不自在的感覺。

你可能會問,上台演講、或是在大眾面前發表意見、表演,多多少少都會帶來壓力而使人緊張怯場,這樣就是社交恐懼症嗎?打個比方,害羞與社交恐懼症的差別,就像女孩子經痛,有人是微微腹痛,不影響工作跟生活,有人卻是會痛到無法起床上課上班,食慾全無。社交恐懼症患者會明顯的對於成為眾人焦點感到害怕畏懼、出現臉紅、顫抖、心跳加快、頭痛冒汗等等的生理反應,而試圖逃避,或盡量避免參加類似的情境或場合。對於特定場合的社交恐懼,常見有害怕公開演講或表演。

社交恐懼症的發生原因,可能與遺傳有關,大多也都合併有青少年時期心理創傷的經驗。家庭的教養方式,與人格培養期間的社交困難事件,也常常是重要的因素。來自嚴格教養家庭、對自我期許高、自信低落或是在意他人評價,往往是患者造成心理負擔的原因之一。之前的社交創傷經驗,帶來負面的情緒與被排擠的感受,下次還是擔心自己表現不好,成為他人笑柄,就更加害怕這些社交場合而出現預期性的焦慮,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在治療上,最好的方式還是藥物、心理跟親友支持三管齊下。藥物可用乙型阻斷劑、抗焦慮劑等等治療,加上認知行為治療、焦慮處理技巧的練習,訓練改變習慣性的思考方式等等,都能夠一步一步協助增加自信、改善焦慮症狀,維持好的生活品質!
◊關於社交恐懼的自我檢測,你可以參考這裡:
台北市衛生局線上檢測-您得了社交恐懼症嗎?

未來我們的理念(歡迎連到我們的網站WWW.heartwareclinic.com.tw or www.hwc.com.tw)

十月 23rd, 2008 Posted in 其他資訊 Tags:

 

(歡迎連到我們的網站www.heartwareclinic.com.tw or www.hwc.com.tw)

 

身心精神科在歐美一直是跟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項服務科別,不論是便利性可近性以及觀念上,身心門診以及諮商服務都提供一個身心健康重要的服務。

 

近年來不論是觀念上或是實際就診上,都可以發現民眾的需求比實際醫療所能供給的多很多;常常因為在醫院精神科所提供的資源有限,因此不論是等候門診實際問診的時間、私密的空間環境、心理諮商服務的提供、以及兒童青少年心智測驗的等待上,民眾常常希望可以在醫院的服務提供上多那麼一點點。

 

Ream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