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Posts tagged '失智症'

新家庭問題 失智症年增萬人

六月 8th, 2009 Posted in 失智症 Tags:

失智人口愈來愈多,台灣失智症協會估計,國內失智人口已突破十六萬人,民國一百四十五年,失智人口將超過六十二萬人,平均每年逾萬人速度成長。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李明濱警告,照顧失智老人需要更多人力,需要照護體系扶持,社會再不採取行動,家庭跟社會將面臨癱瘓危機;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更擔憂「四、五年級生」晚景,以目前人口老化與少子現象,老了可能沒有人照顧。

台大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達夫,根據國內調查結果及國外學者發展的模式推估失智人口,他也發現,年齡愈大,失智症盛行率也愈高,以六十五到六十九歲為例,失智症盛行率為百分之一點二,七十到七十四歲增加到百分之二點二,八十五到八十九歲高達百分之十六點三,九十歲以上,幾乎每三人就有一人有失智症。

據統計,目前國內每百名青壯年要照顧十四名老人,到了一百四十五年,要照顧的老人將增加到七十五人。湯麗玉說,不只臥床老人需要照顧,失智症患者「好手好腳」,會自己穿衣、吃飯、走路,但會到處趴趴走、走失,甚至會有妄想、幻覺等,更需要人在身邊看著,照護壓力更形沈重。

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吳肖琪認為,現行十年長照計畫使用「日常生活動功能量表」評估失能情況,無法反映失智症患者照顧需求。她建議,應規畫認知功能障礙者照顧需求的分級制度。

政府規畫中的長照保險制度,將失智症列為中程目標,失智症協會建議,應提前到近程目標,從輕度開始照顧,延緩惡化速度,才符合成本效益。

為呼籲政府將失智症列為優先健康議題,積極規畫防治照護政策,失智症協會跟世界同步推動「全球失智症公約」簽署活動,民眾可上網(http://globalcharter.tada2002. org.tw/)連署

失智症的評估與預防(簡易量表)

六月 2nd, 2009 Posted in 失智症 Tags: ,

失智症是一種漸進式的記憶力衰退,通常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少數則發生在65歲之前,稱為早發性失智症。一開始您會發現,家中老人常忘記剛剛發生的事、説過的話,不斷重複交代著同樣的話,接著便出現生活自理能力逐漸退化,像是將東西擺放在奇怪的地點、沒有辦法思考複雜的事、表達能力出現問題,連簡單的一些詞句都忽然說不出來,甚至就連個性都有了轉變,原本喜歡、擅長的事也變的沒有辦法處理。

上述都是一般常見的失智症症狀,包含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及語言等的認知功能障礙,同時也可能出現個性及情緒的改變、行為異於平常、喪失信心與活力、妄想或幻覺等情況。

以下是一份提供臨床參考的簡易心智狀態問卷,可以提供您幫忙家中的長者做初步的篩檢。請依以下的問題順序詢問並紀錄:

1. 今天是幾號?(年、月、日都對才算正確)

2. 今天是星期幾?(星期對才算正確) Ream more »

常見的失智症量表(家屬參考)

十二月 23rd, 2008 Posted in 失智症 Tags:

失智症的病程如何判斷呢?

由於心智能力及認知功能的退化,失智症患者在生活上會逐漸喪失自我照護的能力。一般臨床上評估失智症的病程進展,也常常以此類量表標準來區分。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量表,提供大家參考。


l 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

巴氏量表(Barthel Index)是美國巴爾地摩Baltimore市州立醫院的物理治療師巴希爾Barthel1955年開始使用在測量住院復健病患的進展狀況,1965年發表,自此巴氏量表(BarthelIndex)就被廣泛使用於復健、老年病患的領域,用來測量病患的治療效果及退化的情形。巴氏量表不僅可使用於失智症患者,也常用以評估如中風、精神異常等需要長期照護病患的失能程度。

巴氏量表共評量十項:自我照顧能力七項計有進食、修飾/個人衛生、如廁、洗澡、穿脫衣服、大便控制、小便控制功能及行動能力:移位/輪椅與床上之間轉位、步行/平地上行走、上下樓梯。每項皆有完全獨立、需要協助及完全依賴的等級,依據各項評估結果計算總分。

l 臨床失智評分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CDR) Scale

包含六種不同面向的測量標準,用以評估總體疾病的嚴重度。CDE會根據病患的記憶力、定向力、判斷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社區事物處理、家居與嗜好、個人照料來評估。每個面向有五種不同級分,以所有面向總分來評估結果。

l 迷你心智狀態檢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Folstein1975年編制,MMSE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認知功能評估工具。MMSE共有11個評估項目,其所涵蓋的領域可分成定向感、語言、注意力及記憶四大部分,在評分方面滿分是30分。

國際標準24分為分界值,18~24分為輕度痴呆,16~17分為中度痴呆,15分為重度痴呆。我國發現因教育程度不同分界值也不同;文盲為17分,小學(教育年限6)20分,中學及以上為24分。MMSE雖簡而易做,但它並非用來偵測情緒,人格,行為的量表。對於早期失智症,失語症,高教育或低教育的人員,其應用則仍需由專業人員詮釋分數。

階段

智能測驗說明

症狀說明

平均期間

退化程度

1

(MMSE29-30)

正常

成人

2

(MMSE29)

正常年齡之健忘
與年齡有關之記憶障礙(忘記東西放置的地方及某些字,減少注意力)

成人

3

輕度神經認知功能障礙(MMSE25)

降低從事複雜工作之能力及社會功能(例如:完成一件報告)

年輕之成人

4

輕度阿茲海默氏失智症(MMSE 20), 計算能力下降(100-7,40-4)

無法從事複雜活動(個人理財、料理三餐、上市場),注意力、計算及記憶障礙(近期為主)

2

8-青少年

5

中度阿茲海默氏失智症(MMSE14), 計算能力明顯下降(20-2)

失去選擇適當衣服及日常活動之能力,走路緩慢,退縮,容易流淚,妄想,躁動不安

1

5-7

6

中重度阿茲海默氏失智症( MMSE 5)

無法唸10.9.8.7……需他人協助穿衣、洗澡及上廁所,大小便失禁,躁動不安,降低語言能力

2.5

5-7

7

重度阿茲海默氏失智症(MMSE0)

需依賴他人持續照顧,除叫喊外無語言能力、無法行走,行為問題減少增加褥瘡、肺炎及四肢攣縮之可能性

MMSE23(輕度)→06年,每年約降3-4分,MMSE 0後可平均再活2-3

4-15個月

失智症常見症狀

七月 8th, 2008 Posted in 失智症 Tags: ,

家人是否記性越來越差了,而且情緒不穩定、思考能力降低,常常對情境詮釋錯誤,甚至無法明確地表達自己呢?這些可能都是失智症的徵兆。

 

失智症一般而言是因患者腦部功能退化,致使記憶力、判斷力、語言能力、抽象思考力及推理能力逐漸降低,而影響到工作及生活自我照顧功能;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現象,盛行於65歲以上者,然而,失智症患者未必都是老年人,發病年齡低於65歲稱為早發性失智症。

 

第一類退化性失智症

由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等退化性疾病所引起,由於腦部細胞死亡後不再更新,而產生的退化現象。以目前的醫療科技,尚無法治癒,但照顧得當,加上藥物的治療以及簡單的照護技巧,可改善惡化程度,增加病患好的功能,降低惡化程度,以及讓照顧者減少辛勞。

 

第二類血管性失智症

因腦血管疾病如腦中風、腦內出血等,而導致腦部組織被大量破壞所致。如果病因控制得當,失智症狀會穩定,不一定會再惡化,不過這類的病人需注意有很大的比例會合併有憂鬱症以及自殺。

 

第三類可治療性失智症

由甲狀腺機能低下、腦部腫瘤、憂鬱症所引起的假性失智,及影響中樞神經的藥物中毒等,這些原因所導致的失智症,只要改善病因,失智情況會得到改善。

 

 

失智症十大警訊

 

1. 記憶力喪失

罹患失智症初期最普遍的現象之一是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失智症患者再患病支出常會出現忘記人名、電話號碼、接過電話等情形,且經提醒也不復記憶。其對於長期記憶是不容易消失的。所以只能記得小時候的事不代表他沒有問題,以為那們久的事都記得,應該不會是失智症,其實恰恰相反。

 

2. 連經常做的事情都做不好

對於失智症患者而言,處理以往熟悉的日常生活技能將漸行困難,例如:備餐、清掃浴廁、使用家電用品等。

 

3. 語言表達困難

每個人說話時偶爾會找不到恰當字眼,但失智症患者卻連簡單的字也忘了,或用不恰當的詞句,結果讓別人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4. 搞不清楚時間與方向

正常人可能會忘記了時間,或突然忘了自己要前往何處;但失智症患者甚至於會在自家附近迷路,不知道身在何處,如何回家。

 

5. 判斷力變差

失智症患者判斷力會漸漸變差,常因搞不清楚氣候變化而穿錯衣服;所以,患者可能會在大熱天穿著厚重衣物。

 

6. 抽象思考障礙

正常人在處理複雜帳目時,偶爾也會收支不平衡,但失智症患者卻完全搞不清楚數字的來龍去脈,以及如何處理。

 

7. 錯置物品

失智症患者會把東西放在不應該放的地方,例如:把花盆放在冰箱,或把手錶放在糖罐內。

 

8. 情緒或行為的改變

失智症患者常會情緒起伏不定,且喜怒無常。

 

9. 人格改變

失智症患者會有明顯的人格改變,變得迷糊、猜忌、多疑或膽小害怕。

 

10.  喪失鬥志

正常人雖然有時會厭倦家務、工作或社交活動,但大部分的人很快便可恢復。失智症患者則會變的很被動,常常需要不斷地誘導與鼓舞。

失智症患者日常照護原則

七月 1st, 2008 Posted in 失智症 Tags: ,

對於失智症的治療原則,身為一位家屬,我們要把握的一個原則是努力去保存病人還有的功能,例如洗澡等簡單自我照顧能力,而不是要去挽回已經失去的功能,例如從事複雜的生意往來。

家屬可以除了在服藥上幫忙外,還可以經由下列一些簡單小技巧來幫忙病人。

提供一個熟悉而穩定的環境

不要經常搬家或讓病患換地方居住,陌生環境會引起病患的不安全感。

訂出日常生活作息表

每天起床、吃飯、服藥、休閒、散步、就寢時間盡量固定,可制定生活作息表。

注意安全

因病患對事情的危險與否的判斷能力變差,所以較危險的物品要妥善收藏,以免病人誤食。另外像電器及瓦斯最好上鎖關閉妥當。

盡量鼓勵病患發揮尚未退化的功能

若病患仍有照顧自己的基本功能,例如吃飯、洗澡、更衣等,鼓勵病患自己去做,家屬只要從旁協助即可,如此可減緩病患智能之退化。

縮小其選擇

病患的判斷力和抉擇的能力通常會受到影響,縮小其選擇範圍,可讓病患保有自行決定的權利及維持及自尊。例如:選擇外出的衣物時,不是問患者想穿甚麼衣服,而是先挑選二套合適的衣服再讓患者自行決定。

分散注意力

這是處理患者挫折感、憤怒焦慮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例如:在患者不停地要求外出時,可先以其喜好的事物來吸引他,轉移其注意力。

外出的安全

事先在他身上配戴識別牌,可以預防他外出迷失時,可經由旁人協助回家。

家人是不是有老人失智症

二月 16th, 2008 Posted in 失智症 Tags: ,

最近媽媽好像常會忘東忘西的,有時明明吃過飯了還是堅持自己沒有吃過,身為媳婦的自己還會被她說成是在虐待婆婆;她自己的東西亂放不見了也會懷疑是被家人偷走,還說爸爸在外面有外遇,情緒也不是很穩定,會胡亂罵人,或是無故的性情大變,容易哭泣,情緒低落,睡眠也不是很規律,常常半夜不睡覺,白天打盹。可是好奇怪,當他說起以前的事又很精明,記憶力又好像還很好嗎 ?  其實大多數的失智症是慢慢形成的,也就是俗稱的阿茲海默症,除了像是一些中風病人所引起的失智症外,家人通常很難可以精確的說出病人惡化的時間出來,而且表現的症狀也多不一樣,最常見的一些症狀包括有記憶力不佳,尤其是短期記憶,例如剛剛或一兩天內所發生的事,病人會記的不是很清楚,反而可以清楚的說出幾年前甚至是年輕或小時候的往事,這一點會讓家人很困惑,不曉得家中長輩怎麼了?也不曉得長輩是不是有記憶力失智的問題。也因此延誤就醫的時機。其他失智症的症狀像是語言、行動、認知能力下降,情緒低落,睡眠週期不規則,有些嚴重一點的會出現被偷或被害妄想,情緒不穩或是個性出現大的變化等等; 但不是每一個病人都會出現全部的症狀,其中差異性有時相當大。診斷上可以請家屬帶病人到精神身心科或是神經內科做更進一步的檢查,以確定診斷。 治療上以控制病情為主,找出可以治療的病因。一些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控制好精神症狀或是睡眠問題,而其他一些治療失智症的藥物目前也已經證實可以幫忙部分的失智病人認知記憶,情緒或是行為暴躁問題的改善。治療失智症藥物原則上區分為兩大類,常見的副作用腸胃的問題為主,其他問題較少見。

對於記憶失智症,常常”受害”最大的不只是病人一個人而已,家人通常是連帶性的一起負擔起照顧的重擔,身心俱疲更是在臨床上屢見不鮮。一個有效的早期診斷與治療除了幫助病人外,也可以減少照顧者的各種心理負擔和療養機構的龐大費用。

松德診所    身心科主治醫師  林耿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