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德精神科診所 林耿立醫師的心情文章

台北精神科與身心科健保診所 心理諮商
Home » Posts tagged '憂鬱症' (網誌分頁 2)

與生病家人溝通及日常相處的秘訣

溝通本來就是一門不容易的藝術,而與生病的家人溝通時更加需要技巧和耐心。

以下我們將舉出一些常見的溝通問題與如何有效溝通的方法及建議,讓大家作為與生病家人溝通時參考的原則。

一、家庭中常見的溝通困難:

(一)不恰當的非語言溝通行為:
大部份家庭都會利用非語言方式來表達情感,像是透過身體距離、眼神等,而非語言溝通常見一些問題,像是溝通時很少眼神接觸、臉上沒有表情、講話聲音平淡,或是說出來的話跟心裡的真實感情不一致。

例如有個媽媽擔心女兒因為食慾差而吃不下飯,特地去買了女兒最愛吃的肉羹回來後,卻用著不情願的語氣,從樓下對在二樓睡覺的女兒大喊:「肉羹買回來了,要吃自己下來吃!」。

事實上媽媽的本意是關心女兒,可是用了不理想的溝通方式卻會讓她的心意被打了折,當下聽到這麼大聲又不情願的語氣,又是從這麼遠的地方傳來,可能也會懷疑起媽媽的誠意也無法讓女兒明白。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與家人或病友溝通,應特別注意語言和非語言的訊息是否一致,而說話時眼睛不看對方或沒有表情都容易被誤認為是在生氣。

(二)不恰當的語言溝通行為:

有一些在溝通上常出現的不恰當行為值得我們注意:

(1)模糊的溝通:有效的語言溝通應該要能清楚指出明確的「行為」所引起的情感反應。

例如有個爸爸對正要出門工作的兒子說:「你今天很不錯喔!」,其實這就是很模糊的語言表達,因為他並沒有指出是哪一些事情很不錯,也沒有表達出自己的情感!。
建議可以改成:「一早就看到你穿戴整齊,不用母親叫醒你,就自己準備好要出門工作,我真的覺得很高興。」

(2)過份概括化的陳述:我們在表達生氣、失望、怨恨的負向情緒時,常常會出現過份概括化的陳述,但這樣的陳述卻是扭曲事實且帶有傷害性。

例如有個孩子常常會發脾氣,母親責怪她時說「你是整個家族最糟糕的孩子」,這樣生氣而過份放大的話語,很容易造成對方的挫折感或讓他對家人的敵意增加;因此在責備的時候,應該要適度或只做符合事實的中性陳述。

二、有效的家庭溝通原則:

(一)對正向的行為表達出正向的情感:
有效的正向情感溝通,是能正確的告訴對方,他這樣做是正向的,且清楚的讓對方知道你對他如此做的正向感覺。尤其是病人在居家生活時,建議家人應該要在他表現出期待的行為,或是出現好的行為表現時,即時表示出正向的情感反應。舉例來說,如果懶散的孩子在吃完飯後主動收拾碗筷,媽媽可以對他說:「小明,你今天幫媽媽收拾碗筷,媽媽覺得很欣慰,謝謝你!」

(二)對特殊的行為改變做正向的要求: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聽到命令句,像是「你應該…」,「你必須…」,這種語氣會讓對方覺得必須服從命令,有被強迫的感覺。
像是有個媽媽說「小明!你看現在幾點鐘了,明天要上學現在還不去睡!」,其實建議可以改成:「小明,現在已經十一點了,如果你能早一點睡,媽媽會比較安心,何況明天還要上學呢!」這樣的語氣就能夠讓對方清楚知道,你的期待與感受是什麼。

(三)積極的傾聽技巧:
傾聽不但能促進家庭內的溝通,而且還是化解危機的一項重要技巧,它包括下列幾個核心要素:眼神注視講話者,注意聽他說的內容並且點頭回應「嗯!」、有不清楚的問題可以請求澄清、確認所聽到的內容、澄清所觀察到對方的情緒和態度。

三、與生病家人相處的原則:

(一)尊重和接納:
被否定的心情是相當令人氣憤的,而當病人的話被指為無稽之談,也會讓他覺得不被相信和痛苦,如果家人任何事都替他決定安排好,會讓他覺得不被尊重,沒有自我,永遠長不大。其實接納與尊重病人的感覺,看起來簡單但其實並不容易做到。
有個例子是一位病人對媽媽說:「我現在覺得很煩,很想發脾氣」,但此時媽媽正滿頭大汗的做家事,心想這個二十五歲的女兒,整天無所事事,什麼事也不幫忙做,一氣之下就沒好氣的說:「你天天在家吃飯、睡覺、看電視,已經夠好命的了,有什麼好煩的!」,這時病人可能覺得媽媽不瞭解她,不關心她的情緒。
經過幾次之後,她可能就不願再開口了。
建議病人的家人可以儘量保持耐心,可以改成說:「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想發脾氣呢?坐下來我們談一談。」

(二)鼓勵和讚美:
每個人都喜歡被鼓勵和讚美,這會讓生活產生希望的動力,也可以使人增加自尊與自信、引起改變的動機。
家人通常對病人會有許多期待,建議可以利用鼓勵和讚美的方法,有耐心地引導病人做漸進式的改變。

(三)讓病人有宣洩內心情緒的機會:
病人會因為病情的影響,說話的內容可能不恰當或表達不清楚,使得家人經常沒有興趣聽他說話,而在當病人有悲觀的想法、自殺的念頭出現時,往往也無法及時察覺。
病人的情緒有一部份是受症狀的影響,但另一部份往往是源自家人的反應。當他發脾氣或哭鬧時,建議讓他有發洩的機會,等到心情平靜之後,再去問他原因,不要爭辯地傾聽他的心聲。不管最後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重要在於你真正地關心他、尊重他和接納他,之後再以漸進的方式教導他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這樣他發脾氣的次數將會減少,家庭氣氛也會趨於平和。

文章同步刊登於松德診所身心科網站

松德診所推薦書籍

一、過動症與注意力不足

1.《10天內,孩子不再是小霸王》-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著,陳昭如譯。新手父母出版。
一份專為四到十八歲孩子所設計的十天改造計畫。
全書深入剖析孩子偏差行為的成因,教導父母以全新的角度認識這些偏差行為的來源。
這個十天計畫每日循序漸進,提供具體而實用方法以改善孩子的行為,
同時並附有許多精采生動的個案故事,為正為偏差孩子所苦的家長指點迷津。
2.《10天內,培養專注力小孩》-傑佛瑞‧柏恩斯坦博士著,陳昭如譯。新手父母出版。
你的孩子並不是懶惰或沒有學習動機,他可能有長期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而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克服這個問題。
柏恩斯坦博士的十天計畫新穎、有效、而且具原創性,
適用於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孩子,包括有ADHD及其它症狀的孩子。
3.《注意力不足症候群》-臧汝芬醫師著。宏欣文化出版。
每一個小孩都需要被擁抱、被愛、被讚美、被肯定,只有這樣,
孩子才會發展安全感、自信心,甚至自尊。自尊的建立需靠父母不停的接納與肯定,
缺少其中一項,孩子會自卑、膽怯或者自我放棄。
作者將所學與在團體過程中,所感受到的父母心聲與困惑撰寫成書,使更多父母可以因此書受惠。
更盼望兒童在父母看書後,因管教態度改變而能更快樂、更健康的成長。

二、躁鬱與憂鬱症

1.《千萬別對躁鬱症的人說加油!》-田仲流著,王立言譯。如果出版。
躁鬱症原來是這麼一回事!用漫畫就能輕鬆了解!
簡明的短文配合輕鬆的漫畫,讓您學會如何與躁鬱症患者相處,
並立刻具備所有關於躁鬱症的基礎知識。
2.《給陷入憂鬱的你-圖解憂鬱症小百科》-野村總一郎監修,張尚文審定,李曉雯譯。新自然主義出版
將艱澀難懂的醫學知識,透過深入淺出、體貼入微、完全圖解的編輯手法和寫法,
讓人一看就懂、任何人都能輕鬆理解。精緻的插圖,簡單明暸的表格,以及一般大眾容易忽略的細節提醒,
兼具知識深度與方便閱讀性,適合各種年齡層和教育程度的讀者閱讀,輕鬆了解憂鬱症的成因和治療的最新方式。
3.《憂鬱症》-春日武彥監修,沈晟審定,李幸娟譯。世茂出版
憂鬱症又稱為「心的感冒」,但只要與主治醫生合作,確實治療,便可以痊癒。
本書從身心層面的各種憂鬱症症狀談起,內容涵蓋了發病的起因、治療與藥物的服用、
家人的照顧及回歸社會的應對等,以圖文、表格並重方式,在文字敘述之中穿插圖表,方便讀者閱讀,
對憂鬱症患者及家屬極有參考價值。

三、精神官能症


1.《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馬汀.塞利格曼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觀念是一切改變的根本,而你自己是治療的關鍵。
書中仔細檢討焦慮症、驚恐症、憂鬱症、貪食症、同性戀、酗酒等問題的成因,
將它們分成可以改變和不可改變兩類,然後指出正確對待這些問題的方法。

2.《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John Medina著,洪蘭譯。遠流出版。
分子生物學家麥迪納博士分享他在大腦科學領域研究的成果,探討大腦知識對於在教室的教學以及在職場的工作
能有什麼幫助。書中每一章分別解釋一個大腦守則──科學家所知道的大腦工作方式,
然後提出可以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建議。當你了解大腦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就會明白應該如何充分利用大腦。
文章同步刊登於

憂鬱症與基因

三月 5th, 2009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

在與憂鬱症相關的基因表達調控區域存在一個常見的基因變異,即長型基因(L)或是短型基因(S),具有一個或兩個S基因型者的神經質指數較LL型者高。然而,S型者不會先天性地造成憂鬱症的產生,但是具有此基因型者對於負面情緒因子的反應較強烈,影響的時間也較久,因此在先天上的抗壓能力較差,所以在遇到壓力事件驟增時,造成憂鬱症機率就較LL者要高出許多。


臨床上憂鬱症的治療方式不外乎藥物治療及心理諮商治療,藉由身體狀況的調整以及紓壓減壓等自我情緒照顧能力的提升,來提升個人的生活品質並減少憂鬱症可能的影響。在了解了您先天上基因的特質後,以下事項是為協助維護您的健康可以做的:

 

1. 每天定時做30分鐘運動

2. 早餐進食適量的蛋白質:

花生,燕麥,香蕉,青豆,牛肉,羊肉,牛肉湯,瑞士乳酪,杏仁,牛奶,小牛肝,烤火雞,義大利乾酪,蛋黃,雞蛋面等食物之攝取有助於合成神經遞質血清素。

3. 如果你自覺是個較敏感的人,戒咖啡因(濃茶/咖啡)

4. 每天食3種不同的水果及至少2種蔬菜

5. 壓力大時每天更要多飲白開水

6. 晚餐進食適量的碳水化合物 (飯、麵、粥、粉等)

7. 每天定時做30分鐘進行自我放鬆與覺察的練習

8. 凡事盡力而為,量力而為

9. 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感受

10. 每週抽空3小時做一樣滿足自己興趣的活動

11. 盡量保持正常的作息

12. 必要時尋求醫療的協助:心理諮商治療或藥物處方協助

 

林醫師的話:

基因型為SS型比起LL或是SL型基因更常見於憂鬱症的病人身上,但是不代表基因型一定會產生憂鬱症,臨床上還是以美國精神醫學會診斷標準DSM IV和精神科醫師門診診斷為主。基因型可以讓醫師去預測未來跟病患的治療與預後當個參考。

秋冬憂鬱症好發危險期 及時關懷少遺憾 (轉載自中時健康)

十一月 25th,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天氣漸漸轉向微涼,又到了憂鬱症好發的危險期,每當時序轉向秋冬之時,氣候忽冷忽熱,每日的日照時數開始減少,天空常是灰濛濛的一片,憂鬱症患者容易陷入負面情緒而誘發憂鬱症。

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侯育銘表示,根據國外臨床研究發現,季節性憂鬱症約有5-10%的盛行率,依據不同地區的調查有所不同,一般相信,溫帶國家的夏、冬季氣候差異大,日照時數也相差甚多,因此在秋冬的時節,容易引發患者負面或憂鬱的情緒;台灣因地處亞熱帶,秋冬季的日照時數較長,季節性憂鬱症可能比較不嚴重,但目前並沒有正式的臨床研究數據可供參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東方人的民族性比較不重視情緒表達,許多憂鬱症患者對於自己的情緒症狀沒有警覺,反而是因為身體不舒服就醫才發現已經得了憂鬱症。候育銘指出,超過三分之二的憂鬱症患者有生理疼痛的情形,也因此造成憂鬱症患者的誤診情形嚴重,診斷率也偏低,他們常常在胸腔科、心臟科、內科等門診求助,而未獲得真正適切的治療,有時因為社會上對於憂鬱症患者的偏見、污名化或親友間互動的壓力,都可能使得患者排斥接受精神科治療,而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機。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在2020年以前,憂鬱症將是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大原因,甚至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癌症」,因此大眾衛教宣導憂鬱症正確就醫的觀念十分重要,候育銘表示,改善憂鬱症病狀的方法包含親友的關懷、增加戶外活動、日光照射或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的必要性依病情嚴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若為重度憂鬱症患者建議應以藥物治療為主。

候育銘指出,憂鬱症的藥物治療原理是透過藥物作用,使患者腦部的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變高,會使患者心理情緒變好、趨向正面,並改變對事物的看法,特別的是,這些抗憂鬱藥物同時也能緩解患者身體的疼痛,在用藥初期前一至二周可能會出現藥物副作用,如頭暈、噁心、無力及想睡等現象,但副作用因人、因藥物種類而異,約莫二到六周時治療效果會開始明顯,目前常見的抗憂鬱藥物包含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多巴胺及正腎上腺素再回收抑制劑等。

雖然治療憂鬱症不能單靠藥物,但藥物卻是治療憂鬱症中相當重要的一環,特別是重鬱患者,一定要接受藥物治療,並且學習說出自己的情緒,勇敢戰勝憂鬱症。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2,23&id=3552

天天頭痛青少年 2成患憂鬱症

十一月 11th,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 ,

青少年常喊頭痛,家人最好關心其有否精神疾病,一項調查顯示,兩成慢性頭痛青少年患有憂鬱症,醫師推測,兩者間可能跟體內血清素有關。小慧(化名)是一名正在準備大學指考的高中生,近年有慢性偏頭痛,考試一來,特別明顯;痛到受不了時,甚至無法上學,因為常靠止痛藥止痛,有時候必須住院,才能控制頭痛

 

小慧是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主任王署君的病人。王署君日前在全台北、中、南、東共五所國中,問卷調查近8,000名男女學生,發現其中122名有慢性每日頭痛,並經神經科醫師確診。

 

青少年慢性每日頭痛診斷定義,為每月至少15天頭痛,平均每天頭痛2個小時以上,且持續至少3個月。

 

這項調查發現,半數的慢性每日頭痛青少年,曾被評估出患有一種精神疾病,其中最多為憂鬱症,占21%19%患恐慌症,是兩種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且20%青少年反映曾有自殺念頭。

 

王署君說,這項調查比起台灣近年同年齡青少年憂鬱疾患盛行率為0.74.8%,焦慮症盛行率為3.19.2%,高出許多,原因是這項調查是到學校做,而找到潛在患者,通常家長或青少年不太能接受患有精神疾病,可能有病而不知該就醫。

 

「頭痛患者,有七成是偏頭痛。」王署君說,頭痛有許多種,但以偏頭痛居多,且十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一般慢性偏頭痛患者,發作時也會有預兆,患者反映看到閃光,或講話不清楚、手腳一邊麻木或無力,調查中的頭痛青少年也有類似情形。

 

王署君表示,憂鬱症和血清素濃度有關,而研究也發現,血清素也會造成偏頭痛。調查中也發現,女學生罹患慢性每日頭痛比男學生多。王署君表示,據統計,過了青春期的男女,女性慢性每日頭痛是男性3倍,「可能與女性有經期及個人體質有關。」

 

王署君建議,如果青少年被醫師確診有慢性每日頭痛,不妨請精神科醫師會診,才能對症治療。這篇研究已發表在「神經學」國際期刊,昨天也獲得台北榮總醫師學術研究論文獎第一名。

 

 

對付憂鬱症,你找對治療方法了嗎?簡介用藥

九月 22nd,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 ,

憂鬱症的治療方式有許多種,包括調整生活作息、運動、飲食、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及其他治療如光照治療或斷眠療法等等。心理治療主要是利用調整認知或思考模式、行為習慣來協助患者面對種種壓力及症狀。藥物治療則是用來改變腦部神經化學物質的不平衡,主要使用抗憂鬱劑,搭配抗焦慮藥物及助眠劑來改善不適。

憂鬱症通常不只有單一起因,因此在治療上必須由精神科專科醫師針對病患的個別狀況診斷,並處方適合病患的治療方式。目前所有選擇中,藥物治療為最重要且有效的主要治療方式。使用藥物治療憂鬱症往往有顯著的成效,而一個療程需要持續用藥一段時間以上才能完整治療憂鬱症,並預防復發。

抗憂鬱症的藥物約在1950年代開始發展,第一類在治療憂鬱症有顯著廣泛成效的藥物為三環抗憂鬱劑(Tricyclic Antidepressant),命名是因其化學結構具有三個苯環而來。這類藥物主要是作用在抑制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如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血清素(serotonin)等的回收至神經突觸前的神經末稍,如此可以提高這些傳導物質於突觸的作用,因此可以治療憂鬱狀態的症狀。另外,三環抗憂鬱劑也常被用在治療神經性疼痛,如纖維肌痛或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

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RIs)是近來廣受注意的主流抗憂鬱藥物。此類藥物選擇性的抑制血清素(Serotonin)的再吸收,而不抑制正腎上腺素的再吸收。優點在於具有與三環抗憂鬱劑相同的良好療效,且不容易發生副作用。重要的代表性藥物如百憂解(Prozac®)、樂復得(Zoloft®)等。

新一型的抗憂鬱藥物為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Serotonin-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SNRIs),同時增加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的量,改善憂鬱症狀有極好的療效,臨床上作用似乎也比較好一點。這一類藥物有速悅(Efexor XR®),及千憂解(Cymbalta®)等。

近幾年抗憂鬱症的新藥選擇很多,如速悅、千憂解及樂活憂® (Remeron)等等,都能協助憂鬱症患者改善疾病帶來種種不適的症狀,對於減低患者的慢性疼痛也有一些效果。

其中千憂解在美國也用於治療糖尿病週邊神經病變引起的疼痛。與舊有藥物相比,這些新一代抗憂鬱藥物的臨床反應相當不錯,且副作用也小,無論是初次發作或憂鬱症狀復發的病患都有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

研究上或是臨床經驗都指出,相對於其他治療方式,抗憂鬱藥物對絕大多數的憂鬱症患者來說,都是對抗病魔的最主要利器。憂鬱症的病因和治療因人而異。請和精神科醫師討論使用最適合你的憂鬱症治療藥物,搭配心理治療,穩定持續用藥一段時間,你一定可以擺脫憂鬱症的困擾。

淺談男性更年期及憂鬱症狀

九月 17th,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 ,
如果你身邊有憂鬱症的朋友家人,你一定發現大多數都是女性。雖然憂鬱症好發在25歲到44歲之間的女性,憂鬱症女性病患也約為男性的兩倍,再加上男性罹患憂鬱症時的症狀與女性略有不同,男性罹患憂鬱症的議題也因此常常被大家忽略。男性憂鬱症容易出現在青壯族群,另外一個不能忽視的好發時期為男性的更年期,也容易出現憂鬱的症狀。男性被賦予的社會角色往往是堅強,男兒有淚不輕彈,作為一家之主的男主人即使承擔巨大的壓力也不能示弱。種種因素使得男性的憂鬱症症狀更難發現。在更年期男性身上,因為睪固酮的下降,生理上開始有心臟問題、高血壓、攝護腺問題、糖尿病、性功能障礙,這些問題通常又會彼此影響,常見的更年期症狀列於下方。 

 

荷爾蒙方面:睪固酮、活性睪固酮、DHEA、皮質激素、甲狀腺素及其他荷爾蒙含量減少。 生理:容易疲倦、短期記憶力喪失、體重持續增加。 

 

心理:易怒、猶豫不決、憂鬱。
社交:渴望親密的友情,擔心自己的社交孤立。

性:性欲降低、勃起機能障礙、懼怕性事及性能力的喪失。

精神:焦躁不安、內在空虛等。

一般來說 ,女性憂鬱症的患者會出現憂傷且自責的情緒,而一般男性憂鬱症患者則會表現憤怒及責怪他人的傾向。更年期的男性因為種種生理因素及外在因素的環境或壓力的多重影響,容易出現憂鬱症的傾向且與性欲、性功能降低等男性更年期症狀密切相關。

大部分患憂鬱症的男人不知自己有憂鬱症,常見的症狀多是持續低落的心情、不太能思考或集中精神、覺得自己一無是處、睡太多、沒有活力、失去從事日常活動的樂趣、以及(或)體重大幅增加或減輕。性機能障礙和憂鬱症通常相關,沮喪時,會有性的問題;有性功能的問題時,就會變得沮喪。

男性的更年期可能長達五到十五年,雖然更年期的症狀因人而異,但對男性本身及家人的生活品質影響甚鉅。更年期的長短受很多因素影響,適當的治療跟伴侶的互相支持相當重要。

近來一些治療憂鬱症及調整男性更年期情緒的方式,其中睪固酮補充療法不僅對於更年期症狀改善有相當的療效,對於改善憂鬱症狀也有不錯的效果。

目前改善更年期症狀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日常生活習慣調整

維持適度的運動與健康的飲食。有研究指出,食物中的抗氧化劑成分、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減少更年期的不適症狀。戒菸及減少酒精攝取、做好壓力調節及跟家人溝通也可以減少更年期症狀帶來的影響。

2.醫療協助

在情緒、睡眠以及溝通的問題上,可以尋求專業精神科醫師的協助,必要的時候接受有效藥物治療。根據研究,抗憂鬱劑例如 venlafaxine, Wellbutrin等,可以改善情緒症狀、熱潮紅跟盜汗等等,且不會產生性功能抑制的副作用。另外,也可以經由精神科醫師診斷,使用助眠劑協助改善失眠症狀。心理諮商或是認知行為治療,也可以協助更年期男性及親密的家人因應更年期的種種變化。

3.最後可以考慮補充男性荷爾蒙,但適用性因人而異,必須先經過醫師的專業診斷判定是否適宜使用。有研究指出,使用睪固酮治療30-65歲罹患難治型憂鬱症男性病患有良好的效果。而對於許多尚未被診斷的,具有低睪固酮濃度的憂鬱症男性患者,睪固酮治療可能帶來良好的抗憂鬱效果。

 

 

參考資料:

睪固酮凝膠補充療法對於難治型憂鬱症男性病患的作用:一項隨機安慰劑控制試驗
Testosterone Gel Supplementation for Men With Refractory Depression: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Harrison G. Pope, Jr., M.D.
Geoffrey H. Cohane, B.A.
Gen Kanayama, M.D., Ph.D.
Arthur J. Siegel, M.D.
James I. Hudson, M.D., Sc.D.

 

目的:睪固酮補充療法對男性有抗憂鬱的效果,但因其需注射使用至今仍帶來許多麻煩。在一項八週隨機安慰劑控制的試驗中,對30-65歲罹患難治型憂鬱症男性病患中睪固酮偏低或在下限者,研究者使用睪固酮穿皮凝膠治療。
研究方法: 56名男性病患經過篩檢,24名(42.9%)的病患晨間血中睪固酮濃度等於或低於350 ng/dl (正常範圍為270-1070)。其中有23人納入試驗。有一人對首週單盲安慰劑有療效反應,其他22人則被隨機分派:12人使用1%睪固酮凝膠10g/日,10人使用外型相同的安慰劑凝膠。每位受試者皆持續接受原有抗憂鬱治療。接受睪固酮及安慰劑療法的病患各有10人及9人完成八週試驗。
結果:研究組別間的人口學及精神病狀態相近。接受睪固酮凝膠治療的受試者,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分數的改善顯著高於接受安慰劑的組別。

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中vegetative及affective的次指標上的分數差別也都相當明顯。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嚴重度指標也有明顯的差距,但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上並沒有出現。其中一個接受睪固酮凝膠治療的病患發生排尿困難,可能原因為前列腺肥大惡化,其他病患則沒有出現與睪固酮有關的不良反應。

結論:這些早期研究結果指出,對於許多尚未被診斷的,具有低睪固酮濃度的憂鬱症男性患者,睪固酮凝膠可能帶來良好的抗憂鬱效果。

(Am J Psychiatry 2003; 160:105-111)

 

 

 

 

 

 

 

憂鬱流行的季節

九月 10th,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你不能理解,為什麼隨著天氣轉涼,自己的心情會持續低落到了谷底, 每天完全沒有動力起床,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

面對外面的世界好像失去了興趣,不想吃東西,每天只想躲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家人不斷的責罵也只是讓自己更退縮,以前的伶牙俐齒好像也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

家人因為你的轉變而生氣自責,你覺得這一切都是因你而起的,他們不知道你其實更痛苦。 偶爾忍不住想如果你消失了,是不是這一切事情就會跟著解決

直到有一天,朋友硬拖著你去看醫生。醫生說,這是憂鬱症的關係,你露出狐疑的眼神說我不懂

醫生微笑著說,像是情緒感冒了,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跟藥物幫你慢慢好起來。

而你其實不是很清楚,好端端的怎麼會情緒感冒? 會不會跟普通感冒一樣,流流眼淚,蒙頭睡睡覺就會突然好起來。朋友握著你的手說,醫生看來很有信心,就一起努力試試看吧!

剛開始你很猶豫,吃了幾天的藥情況似乎沒有明顯好轉,心情還是很低落,笑不太出來,但至少晚上可以睡的比較好一些些。 朋友也每天打電話來叮嚀,要準時吃藥。

過一個禮拜回診,醫師說,情緒感冒比普通感冒的過程久一些些,但是藉著藥物的幫忙,你會更有力氣對抗疾病,吃藥一到兩個月療效才會明顯,大致上藥物需要持續服用六個月以上,期間可能會看你的情況調整藥物種類,但請不要隨便停止用藥。

情緒感冒是一場耐力大作戰, 敵人不可怕,只要好好跟醫師合作,你的情緒感冒一定會改善的

林醫師的叮嚀:

憂鬱症不是絕症,它就像情緒感冒一樣,只不過流的是眼淚不是鼻水。 哭也沒有關係,讓悲傷流光就有了溫暖容身的空間

我了解你一定是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才能踏進診間,為了幫助我們能更快了解你的痛苦,踏出家門之前,請你先列一張清單幫助我們了解你的情緒感冒狀況

1.你的情緒,行為及身體狀況,睡眠的狀況如何?是否常常困惑或猶豫不決?是否有不尋常的悲傷或快樂?發生多久了?有沒有什麼事情會讓症狀減輕或更糟?是否試著用藥物減輕你的症狀?

2.問診的時候醫生可能會問到一些涉及隱私的問題,例如酒精,藥物使用的狀況。或許你會覺得有些困窘,不過醫生對你的資料都會保密。更重要的是,你提供的資訊越多越能幫助醫生正確診斷及治療

3.另外,醫生可能會問到你家人的健康狀況,特別是家族成員是否有過情緒感冒的經驗。

我們會全心支持你,一起設定未來的治療計劃

但一定要注意按時用藥定期回診,不但幫助你對抗壞情緒,讓你更有勇氣跟體力爬出那個黑暗的深淵。

感冒會復發,情緒感冒也可能會再出現。 好好認真服藥可以幫助你降低以後復發的機率!

躁鬱症

九月 8th,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躁鬱症 Tags: ,

簡介

雙極性精神失調疾病一般又被稱為躁鬱症。它是一種陣發性且伴隨有許多情緒變化的長期性精神疾病,病人的情緒、思想會出現躁動以及憂鬱兩種非常極端的精神狀態。躁動狀態像是亢奮、自以為是、情緒激動、活動力增加、思想靈活及精力充沛等;憂鬱狀態則會有悲傷、無精打采、內疚自責、感覺生活沒有樂趣、煩惱憂愁等症狀。症狀嚴重的病人可能還會因此無法工作而導致失業或是無法從事正常的社交活動及課業,甚至還會有自殺或是傷害他人的傾向。幸運的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能夠讓躁鬱症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使病人能夠維持正常的社交生活及工作。

而根據研究指出,躁鬱症發作的平均年齡約在21歲左右。目前已知躁鬱症和遺傳有很密切的關係,兩者之間的原因仍不清楚,推測可能是因為基因表現的失調而產生躁鬱症。

如果家族中有人曾經得到躁鬱症,其發生躁鬱症的機率就比一般人高15-35%

臨床症狀

躁鬱症患者的行為在平時和一般人並沒有差別,可是症狀發作時就會出現異常的精神狀態或是行為。主要出現的症狀就是躁動以及憂鬱這兩種異常的精神狀態。不同病人所表現出來的症狀、嚴重度及發作時間也因人而異。

治療

由於躁鬱症病人表現出來的症狀與其他精神疾病相似,所以患者有時會被誤診為其他的精神疾病而得到錯誤的治療,致使病情不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因此,為了達到有效治療躁鬱症的目的,首先需要臨床醫師的正確診斷,這部分也需要病患及家屬的完全配合。雖然躁鬱症到目前還無法被完全治癒,但是有效的治療可以降低發作的次數以及死亡率。治療的目標主要是減少躁動或是憂鬱的頻率及程度以及改善病患平時的精神狀態,使病人可以從事正常的社交生活而不會對自己及周圍的人造成傷害和困擾。

精神安定劑

目前用在治療躁鬱症病人的藥物主要有鋰鹽(lithium)、valproateVPA)及carbamazepineCBZ)三種,這類藥物也被稱為精神安定劑(mood stabilizers)。鋰鹽(lithium)一直是作為治療躁鬱症的首選藥物,也是首先被FDA通過用來治療躁鬱症的藥物。

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 agents

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藥物(atypical antipsychotics),如:clozapineolanzapinerisperidone也可用來治療躁鬱症。

seroquel在最近已被FDA核准可用於治療躁鬱症病患的急性躁動及精神性憂鬱狀態。這些藥物慢慢的有取代傳統精神安定劑的趨勢。

結論

即使躁鬱症病患有固定服用藥物控制病情,仍然可能會有再發的情形,因此,在躁鬱症的治療過程中須隨時根據病人的精神狀態來調整適當的治療策略。躁鬱症是一種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確實的遵照治療計劃及持續的追蹤病情,不但可以減少病患再次發作的機會,而且也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如此才能真正做到改善病患生活品質的目的。

可以克服,何必忍耐? 管理妳的經前症候群

八月 15th, 2008 Posted in 憂鬱症 Tags: ,

妳一定或多或少經歷過以下這些狀況

「明天有重要的會議要跟大老闆報告,可是姨媽快來了根本睡不好,小腹漲的要命,整個人跟大象一樣腫,腦袋也靜不下來好好準備,剛剛又不小心對隔壁同事和男友大發雷霆,好像連我都跟自己作對到底是怎麼了?

 

什麼是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是一種常見的婦女身心症,大約在月經前7天,出現生理、心理及行為症狀包括:焦慮、憂鬱、易怒、失眠、疲憊、健忘、暈眩、胸悶、心悸、腰痛、體重增加、四肢水腫、胃口改變、胸部及下腹腫脹、頭痛等症狀,月經來後幾天症狀便會消失。有月經的女性中約有四成至八成曾經出現上述症狀,但只有約百分之五的女性,會因此而嚴重影響到工作、學業、一般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等。

 

如何自我檢測

(一)在過去一年中,大部分月經週期裏,在月經來潮前一星期內,出現下列症狀,並在月經出血後幾天內消失:明顯的憂鬱心情、明顯焦慮及煩躁、常突然感覺悲傷而哭泣、易怒或人際衝突增加、平日活動(如工作、學校、朋友、嗜好)的興趣減少、覺得注意力不集中、易疲累、胃口顯著改變、嗜睡或失眠、覺得即將失控的感覺、乳房壓痛或腫大、頭痛、腹脹感覺、體重增加。

(二)出現上述症狀且嚴重到無法上班或上學,就可能是「經前不悅症」。此時若可以每天評量自己的症狀並加以紀錄,至少連續紀錄兩次月經週期,更有助於證實自己是否有「經前不悅症」。

為何會出現經前症候群

大約五到八成女性曾經歷輕至中度的經前症候群,3~10%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功能,需要治療介入。

好發危險因子包括:
(1)
飲食不均衡,有抽煙、喝酒者
(2)
生活繁忙壓力大,長期缺乏運動者
(3)
月經不規則,曾懷孕、流產者
(4)
曾罹患憂鬱症、焦慮症,或婚姻關係不和諧者
(5)
母親或姐妹有類似經前症狀者

妳的選擇

自我治療

1.觀察並記錄自己的症狀至少兩個週期,找出主要症狀及症狀出現的時間(月經來前幾天開始,到月經來後幾天結束。)

2.排定重要會議、面談或社交活動時,儘量避開身心最難過的日子

3.少量多餐、食物輕淡、減少鹽分、咖啡、酒精的攝取,減少抽菸

藥物治療

1.若疼痛狀況難以忍受,可以藉由止痛劑減輕症狀,水腫狀況則可由醫師處方利尿劑改善

2.抗焦慮劑:若有焦慮不安、煩躁易怒等症狀,可以藉由身心科醫師處方使用短期及低量的抗焦慮藥物來幫助妳減輕月經來潮前的困擾。

3.低量抗憂鬱劑:有研究發現嚴重的經前症候群可能跟某些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因此使用低劑量的抗憂鬱劑對於改善經前症狀有相當好的治療效果。目前抗憂鬱劑治療以SSRI(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為首選,這類藥物安全又無成癮危險,可以每日低量服用,再逐漸改成有經前症狀出現時再服藥即可。